在京城因前线胜利而沉浸在短暂的喜悦氛围中时,朝堂之上却如暴风雨来临前的海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那些嫉妒镇远侯战功的大臣们,如同隐藏在阴影中的毒蛇,伺机而动,企图在皇帝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以此来削弱镇远侯的势力。

他们在朝堂上旁敲侧击,或是隐晦地提及镇远侯在战场上的某些决策,暗示其有不臣之心;或是夸大镇远侯军队的规模,暗示他拥兵自重。皇帝本就生性多疑,这些言论听得多了,心中的疑虑也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镇远侯尚未班师回朝,对于朝堂上的这些暗流浑然不知。此时的他,正带领着军队清理战场,安抚边境百姓,为战后的重建做着准备。叶宇轩在这场战役中表现英勇,虽身负重伤,但他的威望在军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将士们对他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愿意追随他出生入死。

墨晓萱在京城,也隐约察觉到了一些异样的气氛。尽管百姓们依旧对镇远侯府充满感激,但她从一些贵族夫人的闲谈中,从街头巷尾偶尔传来的只言片语里,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她深知,镇远侯府在明处,而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在暗处,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为了弄清楚朝堂上的真实情况,墨晓萱决定拜访一些与镇远侯府关系交好且为人正直的大臣。她精心准备了礼物,带着小桃,逐一前往这些大臣的府邸。

在礼部侍郎王大人的府邸中,墨晓萱见到了这位两鬓斑白、面容和蔼的老臣。王大人对墨晓萱的到访并不意外,他深知墨晓萱与镇远侯府的关系,也明白如今局势的复杂。

“墨姑娘,你此次前来,想必是为了镇远侯之事吧。”王大人看着墨晓萱,眼中透着忧虑。

墨晓萱轻轻点头,神色凝重地说道:“王大人,如今京城中似乎流传着一些不利于镇远侯府的言论,晓萱心急如焚,还望大人能为晓萱解惑,告知晓萱朝堂上究竟发生了何事。”

王大人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唉,人心叵测啊。镇远侯此次立下赫赫战功,本应是举国同庆之事,可偏偏有些小人嫉妒侯爷的功绩,在皇上面前搬弄是非,说侯爷拥兵自重,意图不轨。皇上生性多疑,如今对侯爷已有了猜忌之心。”

墨晓萱心中一紧,她没想到那些人的诋毁竟如此恶毒,竟能让皇帝对镇远侯产生猜忌。她焦急地问道:“王大人,那我们该如何是好?侯爷一心为国,绝无半点不臣之心啊。”

王大人沉思片刻,说道:“目前最重要的是,要让皇上看到镇远侯的忠心。等侯爷班师回朝,一定要让他立刻向皇上表明心迹,并且主动交出一部分兵权,以消皇上的疑虑。同时,我们这些与镇远侯府交好的大臣,也会在朝堂上为侯爷说话,力证他的清白。”

墨晓萱感激地说道:“多谢王大人指点,晓萱明白了。还望大人在朝堂上多多美言,助侯爷度过此次难关。”

从王大人府邸出来后,墨晓萱又拜访了几位大臣,得到的消息大同小异。她深知,留给镇远侯府的时间不多了,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回到镇远侯府,墨晓萱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镇远侯夫人。镇远侯夫人听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她忧心忡忡地说道:“这可如何是好?侯爷一心为国,却遭此污蔑,实在是让人心寒。”

墨晓萱握住镇远侯夫人的手,安慰道:“夫人,您别着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敌人的阴谋,只要我们早做准备,一定能化解这场危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墨晓萱和镇远侯夫人一边等待镇远侯和叶宇轩归来,一边着手准备应对之策。墨晓萱四处收集镇远侯府历代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整理成详细的文书,准备在必要时呈递给皇帝,以证明镇远侯府的忠心。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镇远侯和叶宇轩率领着军队凯旋而归。京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震耳欲聋。然而,镇远侯和叶宇轩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之情,他们从一些细微的迹象中,察觉到了朝堂上的异样气氛。

回到侯府后,墨晓萱和镇远侯夫人将朝堂上的情况详细告知了镇远侯和叶宇轩。镇远侯听后,脸色铁青,他愤怒地说道:“这些小人,竟如此卑鄙,在背后搞这些小动作。”

叶宇轩则安慰父亲道:“父亲,您先别生气。如今最重要的是想出应对之策,化解皇上的疑虑。”

镇远侯深吸一口气,说道:“嗯,墨姑娘说得对,我们要主动向皇上表明心迹。我决定,明日上朝就向皇上主动交出一部分兵权,以证我对皇上的忠心。”

第二天,镇远侯早早地来到朝堂。他身着戎装,威风凛凛地站在大殿之上,向皇帝行了大礼后,说道:“陛下,臣此次虽侥幸击退敌军,但深知这一切都是陛下的英明领导和将士们的奋勇杀敌之功。臣愿主动交出一部分兵权,以表臣对陛下的忠心不二。”

皇帝看着镇远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他一方面对镇远侯的主动交出兵权感到满意,另一方面心中的疑虑并未完全消除。

就在这时,王大人站了出来,说道:“陛下,镇远侯世代忠良,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此次出征,更是不顾个人安危,奋勇杀敌,保卫了我朝边境的安宁。那些说镇远侯拥兵自重的言论,纯属无稽之谈,望陛下明察。”

随后,其他几位与镇远侯府交好的大臣也纷纷站出来,为镇远侯说话。他们历数镇远侯府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言辞恳切,让皇帝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皇帝沉思片刻后,说道:“镇远侯,朕相信你对朝廷的忠心。你此次战功赫赫,朕自会论功行赏。至于兵权之事,你且先回去,容朕再考虑考虑。”

镇远侯心中明白,皇帝这是暂时放下了心中的疑虑,但并未完全消除。他再次行礼,说道:“谢陛下,臣定当竭尽所能,为陛下分忧。”

退朝后,镇远侯回到侯府,将朝堂上的情况告诉了众人。墨晓萱说道:“侯爷,虽然皇上暂时没有完全相信那些谣言,但我们仍不能掉以轻心。我们要继续做好准备,以防那些小人再次兴风作浪。”

镇远侯点了点头,说道:“墨姑娘说得对。此次多亏了你们在后方的努力,才让我能及时了解朝堂上的情况,做出应对之策。”

经过这次风波,镇远侯府上下更加团结一心。墨晓萱和叶宇轩的感情也在这场危机中愈发深厚,他们相互扶持,共同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然而,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们并未就此罢休。他们见这次未能扳倒镇远侯府,又开始谋划着新的阴谋。他们深知,镇远侯府只要存在一天,就会阻碍他们在朝堂上的扩张之路。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个黑影悄悄地潜入了京城的一家酒馆。酒馆内,一个面色阴沉的男子正坐在角落里,等待着他们的到来。这男子便是此次诋毁镇远侯府的主谋之一——吏部尚书赵大人。

“赵大人,此次没能扳倒镇远侯府,接下来该怎么办?”其中一个黑影低声问道。

赵大人冷笑一声,说道:“哼,别急。镇远侯府虽然暂时逃过一劫,但我们还有机会。我们可以从他的家人入手,寻找他们的把柄。只要能找到足够的证据,不愁扳不倒镇远侯府。”

“可是,镇远侯府向来谨慎,很难找到他们的把柄啊。”另一个黑影担忧地说道。

赵大人眼中闪过一丝狠厉,说道:“找不到把柄,我们就制造把柄。你们去想办法,在镇远侯府周围安插眼线,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一旦有机会,就给他们设下陷阱。”

“是,大人。我们一定照办。”几个黑影领命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