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阔的边境长城之处,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似在诉说着往昔的战火纷飞。
蒙恬将军身披厚重的战甲,身姿挺拔如松,深邃的目光凝视着长城之外那片广袤无垠且神秘莫测的荒原。
“将军,看来今年匈奴是不会再犯边境了,毕竟他们的内乱刚刚平息,现在可没有心思再来犯我大秦。”蒙恬身旁的裨将蒙元紧紧跟随着,同样望向远方,声音中带着一丝庆幸与轻松。
蒙恬却微微摇头,神色凝重,缓声道:“不,现在这种情况我们更要严加防守。如今的局势,时间太过紧迫,我大秦的发展尚需一段历程,待我大秦国力昌盛、兵强马壮之时,便是匈奴的覆灭之期。”
言罢,他抬头望向天空,那铅灰色的云层仿佛也压在了他的心间。
思及此处,蒙恬当机立断,高声下令:“传我将令,每十米驻守三人。”
在这冰天雪地的严寒季节里,匈奴之人难保不会因走投无路而冒险进犯,不得不防啊!
而在威严庄重的咸阳宫中,气氛略显沉静。
扶苏面容恭敬而坚定,向嬴政进言:“父皇,如今大秦的教育除了极为偏远的地区已普及完成,儿臣以为,是时候开始实施科举了。”
嬴政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思索,定睛看着眼前的扶苏:“科举?”
扶苏微微昂首,从容不迫地解释道:“没错,科举。现今大秦暂无大规模战事,军功授爵制在当下难以施行,而科举在全民教育的根基之上,能够达成有效的阶层晋升,于大秦而言,实乃百利而无一害之举。”
嬴政凝视扶苏片刻,最终面露欣慰之色,拍了拍扶苏的肩膀,说道:“好,既如此科举之事就交予你了扶苏,莫要让朕失望。”
言毕,便阔步走了出去,衣袂随风飘动。
会稽项家之中,项羽满脸急切与不甘,高声问道:“叔父,如今暴秦愈发强盛,我们究竟何时才能够举兵推翻暴秦,恢复我大楚昔日的荣光啊!”
他望着大秦日益繁荣昌盛的景象,心中隐隐觉得想要推翻大秦似乎愈发艰难,仿若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横亘在前。
项燕听闻,面容上似有沧桑之色蔓延开来,仿佛一瞬间衰老了许多,对着项羽长叹一声:“籍儿,我们可能没有机会了。”
项羽瞪大了双眼,满脸的不可置信:“为什么?”
项燕只是默默起身,轻声道:“籍儿,你且与我出去走一趟吧,一看便知。”
两人缓缓走在会稽的街头,只见曾经楚国的城池已处处彰显着秦人的文化印记。
大街小巷里,除了寥寥几位老者还留存着往昔的记忆,其余众人皆以秦人自称,那熟悉的楚地乡音也渐渐被秦腔所取代。
曾经的楚风楚韵仿佛在岁月的侵蚀下渐渐消散,只余下那残垣断壁中隐约可寻的一丝痕迹,见证着往昔的辉煌与变迁。
两人默默无言地在街头踱步,项燕打破沉默,指向街边一群正在诵读秦律的孩童:“籍儿,你看,大秦的统治已深入民心,连幼童都在学习秦法,这天下归一的大势,已非人力可轻易扭转。”
项羽眉头紧皱,心中虽有不甘,却也不得不承认眼前的事实。
项燕长叹一声,接着说道:“为今之计,叔父希望你能去参军。
在这大秦的军队中,你可学得一身本领,广结豪杰。若日后天下有变,你也有足够的能力与资本应对,而非空怀复国之志,却无施展之力。
若一味地妄图以卵击石,恢复楚国,只会白白断送项家前程。”
项羽面露犹豫之色,他紧握双拳,脑海中思绪万千,一方面是对楚国的忠诚与眷恋,另一方面是叔父话语中的现实考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