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青山再次真诚的道歉,李墨曜制止了。
“说起道歉,真正该道歉的是我们,一开始我们雄心勃勃地来到贵地,满脑子的优越感让我们把事情想得太简单,要不是田博士指点,我们还不知道落脚点在哪儿。清竹村并非仅仅改进了一家企业的生产方式,而是以企业为奇点,开启了一种新型的乡村社会模式,这个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一直坚持,科技要为人服务,没有人的科技哪怕再先进我们也不要。”
李墨曜的立足点很高,田青山不禁为这个比自己小好几岁的专家竖起大拇指。
赵书记一脸为难地说:“我们职权有限,能做的也有限,不过如果肯帮忙,清泉村愿意尽全村之力鼎力支持。”
李墨曜再次摇摇头,就在几人以为碰了壁的时候,他开口说:“一个清泉村不够,要做就做整个星穗乡,省市一级可以慢慢协调,但仅凭星穗乡一地就足以支撑起新型乡村的社会架构,我们时间不多,如果有意向还麻烦赵书记代为申请。”
感叹这一行人格局大的同时,赵书记又连声称谢,虽然有难度,不过人家毕竟没把话说死,何况再细想,这问题确实不是一个村子能解决的。再看李墨曜的时候,清泉村的一行人眼里已经有了崇拜之意。
又寒暄了一段时间,送走了清泉村一行人之后,老唐头儿朝李墨曜几人竖起了大拇指,很解气地说当初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时候,就因为清泉村土地面积大,地理位置好,这才做为示范村建设的,结果外表搞得一团锦绣,内里却是问题不断。
“问题哪里都有,竹制品加工厂不就是因为搬迁后改变了生产方式而出了大问题吗?”谢贝迪就是这么直来直去,大少爷不需要顾忌他人的感受,搞得老唐头儿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的。
“他开玩笑呢。”
李墨曜替谢贝迪开脱,这才让老唐头儿的脸色好看了些。
推进新型乡村生活模式建设的确可以当新事业的开端,但这种事必须以年为单位推进,工厂可以加班加点,农时却是老天爷说了算,哪怕你的科技水平再高也得按照规律办事,所以那个事急不得。
“有些事急不得,有些事却缓不得。”李墨曜又有了新主意。
“什么事?”谢贝迪和陈湘瑶异口同声地问。
“注册公司。”
是啊,搞这项事业没个主体可不行,他们来这里也有一个月了,来的时候油菜花盛开,春稻才刚刚种下,如今稻苗都长得老高了,是该进行下一步了。
“我们三个就做新公司的创始人如何?”
其实这事儿不用征求意见,但李墨曜主要还是有些担心陈湘瑶,陈湘瑶果然面露难色。
“这有什么好为难的?我们一开始不是说好的吗?”
陈湘瑶笑了笑:“我不是为难,而是担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