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龙产蛋了?

听到这个消息,林火旺都是一愣。

因为根据前世的养殖经验来看,飞龙一般是在三月底到四月才是繁殖期。

可是现在才刚刚二月底,竟然就已经开始产蛋了。

如此一来,等于说飞龙的繁育时间,就能大大的缩短了。

“你们继续练着,我到飞龙养殖基地那去看看。”

林火旺有点激动,跟着妹妹林小雪,就快步来到了养殖基地。

这回林火旺踏进养殖基地,几只飞龙见到他都不再害怕,甚至还有一些亲昵了起来。

似乎,它们已经知道,林火旺是不会伤害它们的,甚至还能给它们带来美味可口的食物。

它们想的没有错,林火旺一进来,就抓了几把饲料,撒在了几只自由活动的飞龙的身边。

一看到美味可口的饲料,几只飞龙就飞快地开始啄食了起来,那悠闲自在的样子,几乎完全放松了警惕性。

“哥哥!这飞龙一点也没有你说的那么难养呀!和我们家养的那几只鸡差不多啊!”

林小雪也是插着小腰,非常骄傲地说道,“只要给它们吃食,又清理好巢里的卫生就可以了。

今天早上我和菊花姐姐来清理的时候,就看到产了七八个蛋了呢!

哥哥,是不是飞龙又可以孵出更多的小飞龙来了呢?”

“对!它们愿意在我们搭建的巢穴里生蛋,就说明我们给予了它们足够的安全感,能让它们安生的繁育后代。

这也说明,我们的飞龙繁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现在只要等这些飞龙蛋都孵化出来,就跟养鸡一样,完全没有什么难度了。”

林火旺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他看着这些优哉游哉的飞龙,也思考了起来。

为什么前世他转业回地方以后,不管是抓捕野生的飞龙,还是人工繁育飞龙,都是困难重重呢?

甚至当时抓回来的飞龙,关在鸡舍里,完全是不吃不喝,给再有营养再美味的饲料,那些飞龙都是无动于衷。

最终居然大部分都生生的饿死了。即便活下来的这些,那也是相当的矫情,动不动就生病和死亡。

哪怕是繁育的时候,产蛋也是一颗一颗非常金贵的产,哪里会像现在这样,一晚上几只母飞龙就产了八九颗蛋。

“我转业回地方,再到开始飞龙养殖方案,那都是十多年后,九零年以后的事了。

那时的飞龙都快被吃绝了,野生的飞龙已然变成了濒危物种,列入了国家保护动物名录。

可能,那时候的飞龙品种,已经和现在的这些完全不同。

因为大量的捕猎而变得胆小易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变弱了……”

经过一番深入的分析,林火旺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原因。

如今的长白山脉里,飞龙的数量虽然说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尤其是深山当中,完全是自然生态,没有被人类过多的盗猎。

许多飞龙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人,自然也无从谈起多么的害怕人类和人类的环境。

所以,现在的飞龙和普通的野鸡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要确定没危险了,胆子也大,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强,繁殖能力也更强得多。

“这样品种的飞龙,真的是太适合人工养殖了。

如果真能够像养鸡鸭一样这么容易,规模很快就能上去了,飞龙立马干成了白菜价。我得好好控制一下节奏和规模,一边扩大养殖规模,一边扩大市场规模,要一直保持供小于求……”

和现在计划经济时代成长起来的普通人不同,林火旺作为后世知名企业家大商人,考虑什么问题的时候,都会先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去想。

主要也是现在国内的市场封闭,一切都还是计划经济为准,国家统一生产与调配,完全没有个人经营工厂和公司的基础条件。

林火旺唯一能做的,便是依托着林家沟生产大队与后面的长白山,做一些农副产品方面的生意了。

就这,还得靠在林家沟生产大队集体经济关系当中,类似《大江大河》里,雷东宝以小雷村的名义办各种电线厂那般。

“阿旺哥哥,这个本子上,是我记录下来的,每一只飞龙每天大概吃多少饲料,在外面玩大概多长的时间,还有互相之间打闹的情况……”

赵菊花拿出一个本子,上面歪歪曲曲地写着一些字,以及一些图画。

是的!

赵菊花虽然十一二岁,但是会写的字有限,大部分还是到林家之后,柳茹梦教她的呢!

所以,很多不知道怎么写怎么表达的地方,赵菊花就用自己能看得懂的符号和图画来替代。

“呀!菊花妹子,你还真是……先天养殖圣体呀!”

林火旺都忍不住用后世流行的网络用词感慨了一声,因为即便大部分他看不懂,但是也很清晰地看出了赵菊花的记录思路。

之前在交代两个妹妹照顾飞龙之前,林火旺怕她们年纪小,记不住那么多,只说了飞龙的一些习性和如何喂养。

根本就没有指望她们还能同时做记录与分析,却没想到,赵菊花是无师自通,在林火旺根本就没有吩咐的前提下,自己摸索出了这些记录的方法来。

“好!很好呀!菊花妹子,你就继续这么记录下去。写不来的字没关系,你只要记录的符号和内容,自己能看得懂就行。

等一段时间之后,再让你柳姐姐教你正确的整理成册。

你要多观察这些飞龙的习性,可能和我之前说的有些出入。记录它们求偶,活动,以及一些特殊的习惯。

尤其是,如果发现有的飞龙状态不太好时,要第一时间记录下来并且通知我……”

林火旺很是惊喜,没想到这赵家兄妹俩,都是天赋异禀,各有擅长的地方。

由此也可见,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挖掘一下自己的特长与潜力。

不要因为在读书或者某个方面不行,就全面的否定了自己。

读书厉害,科研工作做得好,是人才是天才是国家的栋梁。

但如果我们擅长养鸡养猪,精通其他一些技能,同样也能靠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一样是国家的中流砥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