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日。
“(唉声叹气)感觉这武器大师一点...唉...哪有统治力,Bin哥他骗人儿哒,Bin哥骗我们干嘛?啊?(哭腔)Bin哥骗我们干嘛?”
“呜呜呜......嘻嘻嘻......”
“我就问你英雄联盟有城墙这个英雄吗?!”
“这就是英雄联盟的城墙吗?!我真的见到了城墙这个英雄!”
“结束了,没了...结束了,到此为止了,一切都结束了,没有未来了!”
“Faker:就这,九折!LPL的一号种子就这?”
“吹jb,全是吹jb!”
......
凌晨三点,某个观赛现场。
凌山河,一个很有逼格的名字。
看着四周有人不甘,有人愤怒的砸瓶子,有人呆愣在原地......
从晚上七点开始便有观众陆续来到观赛现场,为了今天的比赛,有人现场也拉起来应援横幅。所有座位坐的满满的,但是依然不减这些观众的热情,既然没有座位那就站着看比赛,整个观赛现场挤得水泄不通。
但是八个小时过去了,观赛现场只留下一片狼藉。
这样的缩影并不只有一处,而是在整个国内众多的商超广场中上演。
凌山河再打开手机,网络上,微博上,贴吧、论坛、QQ群中节奏早就已经爆炸了,其中不乏很多包含恶意的嘲讽。
关于LPL目前的困境,问题的核心或许不在于“打不赢韩国队”,而在于整个生态的土壤正在盐碱化。
当LCK赛区甚至通过AI复盘比赛,实现战术迭代效率化时、LPL赛区仍在用直播平台天价合同筛选人才。
这也导致目前LPL赛区各个位置上的顶尖选手青黄不接。
流量是一个好东西。
流量曾经将LPL赛区带到巅峰,但此刻的LPL赛区却反而陷入商业价值的“流量茧房”。
某些电商平台甚至与LPL赛区签订的“赛事期间日均带货GMV绑定条款”,导致OB镜头必须按算法分配选手特写时长。
当“闪现撞墙”在各种媒体传播效率高于五杀集锦时,俱乐部甚至会私下要求选手适当“整活”。
甚至某战队老板在行业峰会上直言:“现在赞助商要的不是召唤师奖杯,是微博文娱榜每周两次前十。”
这种情况,怎么搞的好电子竞技?!
某种程度上,LPL赛区就像是掉入《三体》里的二向箔。
当其他赛区在三维宇宙研发光速飞船时,二维化的LPL正在把每个像素点都转化成利润。
若不能重构电子竞技的生态环境,“第一赛区”终将成为怀旧服里镀金的传说。
在巅峰时,LPL创造了大量的流量,一直备受玩家和粉丝的关注。但是随着各种各样节奏,也让LPL逐渐沉沦。
什么“越南腐乳”,什么“墨家机关道”,什么“德州之夜”......
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似乎失去了信心。
这便是流量带来的坏处!
不管是选手,还是粉丝,甚至解说,都失去了一颗锐意进取的信心!
输也好,赢也罢,反正也不影响我的收入,又何必较这个真!
可是当竞技游戏,失去胜负心,失去一颗拼尽一切也要赢的心,那么也就等于失去了一切。
可以预想到LPL又将坠入无边的黑暗,继续陷入恐韩症。
而凌山河便是一名LPL赛区的粉丝,并不是固定哪一家战队的粉丝,各大战队都粉过。
曾经是60E,后来投入EDG的怀抱,也曾经粉过RNG,但是卡合同事件一出,立刻与RNG划清界限,更是IG的元年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