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你死!”赵恒也认真道:“你死我就原谅御虚门!可以不解散,你敢吗?”
卓相如苦笑,童长老气道:“别以为你是皇帝就了不起!我可以替他气,倒是御虚门死光了,也留不下你!”
突然卓相如拔刀对着自己的脖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朕答应你!”
“好!”卓相如刚要挥刀抹脖子,童长老一指,“放屁!”
“我可以替他死!”一个飞身,周默梁到了。
赵恒眼睛一闭,一睁,“好了好了好了……朕实在看不下去了,你死不了,就此打住!我们言和,朕能和契丹人订立盟约,也能和大宋臣民订立君子之约,御虚门留着,凡事禀报朕,不可私自行动!这下大家满意了吧?”
“请陛下签字。”周默梁忽的从腰间拿出绢布,“从今天起,我们一切听从朝堂安排。”
赵恒拿过绢布,但见上面写着:“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十八日丁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御虚门全体同仁:
“活下去,好好替百姓做事,大宋皇帝祝佑。”
看罢,赵恒笑了,“活下去,好好替百姓做事,就这个?”
卓相如点头,“为答谢陛下隆恩,御虚门在东京相国寺内给陛下上贡了一份大礼,陛下回京之后就可以看到。”
周默梁这才奉上笔墨,赵恒签字,把笔一扔,“你们自由了……撤军!”
走了十几步,大雾开始消散,赵恒回头一句,“照顾好敷衍,你欺负她,我杀你,这是私人恩怨,不干御虚门的事!”
卓相如回道:“大宋皇帝放心,草民一定照顾好她!”
大军陆续下去,周默梁和卓相如一起松了口气,二人坐在石头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句话也没有,过了好一会,周默梁道:“凤卿还是朝廷命官。”
卓相如笑道:“师兄放心,御虚门内能放出去的,该留给天下的,师弟照办。”
“呵呵。”周默梁略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看眼散去的大雾,他来到崖边,感叹了一句,“好美的太乙山……”
回到东京,满朝文臣上奏贺表,夸大皇帝功劳,要恭请皇帝陛下封禅泰山。可赵恒回去后把卓相如的大礼给忘了,在他眼里,小小的御虚门有什么宝贝。
可刘娥一天去相国寺上香,突然被主持叫着,说后山菜园地刚刚发现十个铜筑的大箱子,上面写着“大宋皇帝亲启”,刘娥赶紧去告诉皇帝,没想到打开一看,全是金银珠宝,一个帛书上写着:
九龙玉牌上贡陛下,御虚门赠。
原来御虚门早就把九龙玉牌的宝贝全部藏了起来,可征战结束,天下太平,御虚门没众长老觉得方外之人,再藏匿巨富,此乃不祥,于是尽送朝廷。
赵恒看到这些,心里也稍稍满足,回头看眼太乙山的方向,笑道:“卓相如啊卓相如,朕没白重用你……”
大宋疆土,太平了,安宁了,然而此刻,太乙山上的藏书阁,热闹无比,“封禅泰山,这是什么名堂?”
太乙山藏书阁里,一群学生在那问问题,正好寇准游玩四方,告假,这就来到此地。
话说寇准回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递上辞呈,皇帝不允许,但允许他请假三个月,于是他就给御虚门的这群学生们说说什么是“封禅泰山”。
“哎呀,真是三生有幸啊!”欧阳玉君笑道:“没想到,今天的老师竟然是大宋宰相大人!”
“嘘……”沈老板示意大家安静。
寇准道:“自秦皇首开封禅泰山之事,共有八位帝王举行大典!分别是秦皇嬴政、汉武刘彻、光武刘秀、章帝刘炟、安帝刘祜、隋文帝杨坚、唐高宗李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五代十国乱世,无人做此,何谓‘封禅泰山’呢?即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用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又在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非有大功劳之君王,不能行此事啊!”
芙菀道:“大功劳?这秦皇汉武可以,光武刘秀重新统一华夏,建立盛世,也可以,汉章帝安帝不咋地吧?”
“明章之治,还可以……”寇准介绍一阵,“这李隆基……”
“宠幸杨贵妃,因此江山丢了!”楚楚说罢一拍巴掌,听得大家哈哈大笑,数十位“风”字辈姑娘们更是喜笑颜开,寇准刚要回答,芙菀笑道:“开元盛世,那是古往今来最大的盛世好不?可惜啊,唐明皇晚年昏庸,利用李林甫杨国忠,错看安禄山,终于酿成安史之乱,大唐盛世没了……”
大家笑嘻嘻,寇准笑道:“这样吧,你们一个个说,我来提问,开心嘛不是,大家觉得陛下要去封禅泰山,如何?”
本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听书一般,娱乐嘛,可这么一问,现场即刻冰冷起来,除了一众主子姑娘们,其他人都低头沉默。
大家都朝芙菀看去,她却好似呆住,心思,“皇兄啊皇兄,你这么一来,后世如何看待您?您是没做什么大错事,可也没成就什么大功业,您去封禅泰山,上天对您……嗨,祖宗也不会同意啊……”想了一会,芙菀嘿嘿一笑,“宰相大人,您是度假的,回去以后还得上班,我们一个个的小女子就不议论这国家大事和天子的事情了,换个话题吧……”
蔺默裳一笑,“恳请宰相大人讲个别的话题,比如自古以来,历朝历代的百姓们都吃什么呢……”
寇准一听,闭了眼睛,“呵呵好吧,讲吃的,可以,讲到吃的,不得不提到张骞通使西域,从那之后,我汉民就吃上芝麻啊、绿豆啊、西瓜、黄瓜、石榴啊……”
门口的爷们们刚秘密回了东京城喝酒,回来就听里头说笑,于是十几个人在七星阁外的“望曙亭”下继续饮酒。
蔺彦道:“两位门主,如今的局面,何尝不是另外一种期盼?御虚门,好似从来没有这样安宁过……”
莫道笑道:“不想大事,自然安宁。”说罢看看旁边阁楼前抚琴的童子,“我也去弹弹。”
云海郎君道:“不知朝廷往后如何安排等闲帮,我倒想舒服几日,呵呵。”
欧阳裒益跟欧阳称平和张道长笑道:“年轻人一旦想安稳过日子了,咱们啊也就老喽……呵呵呵呵……”
大家各抒己见,周默梁不多说,只听大家讲,卓相如喝得脸白一阵红一阵,直到童长老和莫老三因为教武术课的事唧唧歪歪吵着架过来,大家看着笑呵呵地一起喝起来……
(本章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