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摆在眼前:尽管袁绍部下号称拥有四大兵团,但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实力差距可谓相当显着。

其中,实力最为强大的当属赵云兵团。这支军团麾下可谓猛将如云,黄忠、关羽、陈到、太史慈、韩猛以及管亥等人皆是威名赫赫,其武力之强令人胆寒。不仅如此,该兵团的兵力更是以绝对优势碾压其他几个兵团。他们先是在渤海成功收编了多达三十万的黄巾军,随后又在青州再次招安了上百万的黄巾军。此外,还在渤海当地招募了数万名士兵。经过赵云等人一轮接一轮严格的筛选,挑出其中的精锐之士,即便如此,最终留下的兵员总数仍然超过了十五万人。然而,那些被淘汰下来的剩余青壮年仍有二十多万人之众。在此情况下,赵云遵循徐庶的建议,将这二十多万青壮设立为预备役部队。每当农忙时节,这些预备役军人便会投身于军屯之中,辛勤耕耘田地;而一旦闲暇之时,他们同样需要参与军事训练。除此之外,还有陈到精心训练而成的一万名精锐骑兵。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军队的数量规模还是整体素质来衡量,赵云所率领的兵团都堪称独占鳌头,无可匹敌。

接下来便是文丑兵团。这文丑兵团吸纳了白波军以及黑山军的精锐力量。经过一番严格地筛选之后,其常规军力已然达到十万之众,而预备役亦是多达十五万人!

文丑麾下的战将们,也是群星璀璨!其中不仅有勇猛无畏的魏延、忠勇双全的周泰、智勇兼备的牵招、善守能攻的郝昭、将门虎子高干,还有威震敌胆的徐晃,以及号称“飞燕”的张燕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这黑山军原本便拥有着数量颇为可观的骑兵部队。在张燕这位经验丰富的统帅以及自告奋勇的徐晃的齐心协力之下,也成功地组建起一支规模达一万余人的强大骑兵队伍。

张合兵团与文丑兵团相差无几。张合兵团吸收了幽州军,总兵力也是高达十万之巨。而张合帐下的战将们亦是个个不凡,有武艺高强的高览、足智多谋的朱灵、悍勇善战的潘璋、老成持重的田豫、威名远扬的阎柔和英勇果敢的张南等人。

幽州军也向来以擅长骑兵作战而闻名于世。于是,张合果断任命高览和田豫为主帅,精心打造出另一支规模同样超过一万人的精锐骑兵队伍。

与其他兵团相比,颜良所率领的军团显得颇为寒碜。他们仅吸纳了一小部分于毒部下的投降军队,总兵力尚不足八万人。而其麾下将领,也仅有淳于琼、李严、蒋钦和蒋奇等人而已。颜良作为曾经的河北扛把子,如今见到其他兵团兵强马壮,他虽嘴上未曾明言,但心中难免会生出艳羡之情。

就在此时,吕布离去后,袁绍迎来了猛将张辽。张辽作为并州铁骑的二号人物,统御骑兵自然是上上之选。于是袁绍当机立断下达命令,任命张辽担任中郎将一职,并赋予他一项重要任务——从其余三路兵团中挑选两万名士兵,组建成一支精锐骑军,归入颜良兵团。不过,此次选拔有着明确规定,不得选取其他兵团已有的现成骑兵。这一决策既保证了各兵团实力的相对平衡,又能让颜良兵团如虎添翼。

颜良得知此消息后,自是心花怒放,对袁绍的知人善任感激涕零。而张辽这位新到的将领,初次上任便受到如此器重,更是铭感五内,决心以实际行动回报主公的知遇之恩。

不仅如此,袁绍还未雨绸缪,着手筹备水军力量。他特意调拨出周泰、蒋钦和潘璋这三位本该隶属东吴的将领,负责在赵云兵团的预备役中精心筛选出八万士兵。这些士兵将被组建成一支强大的水军部队,亦可称之为海军。与此同时,袁绍下令在渤海之畔设立船坞工坊,全力打造各类大小船只,为未来的南征之战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