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三天早上,太史慈再次出现时,那些贼人似乎已经习惯了他的行为,竟然没有一个人起身戒备。太史慈心中暗喜,抓住这个绝佳的时机,突然猛抽马鞭,胯下骏马如同一道黑色旋风疾驰而出,径直冲向贼人包围圈的薄弱之处。等到群贼反应过来,太史慈早已冲破重重包围,风驰电掣般远去。
此时,贼人们如梦初醒,纷纷叫嚷着追上前去。可就在他们快要追上的时候,太史慈猛然回首,迅速抽出背后的弓箭。弓弦声响处,数支羽箭呼啸着破空而去,瞬间命中追击而来的贼人。这些贼人惨叫着应声倒地,其余众人被太史慈神乎其技的箭法吓得胆战心惊,再也不敢贸然追赶,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史慈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
此时的袁绍正端坐在议事厅内,与诸位新进的将领商议要事。就在这时,一名兵士匆匆奔入,跪地禀报:“启禀主公,城外有一人自称乃是东莱太史慈,乃受北海太守孔融之托特来求见主公!”
听闻此言,袁绍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他毫不犹豫地大手一挥,朗声道:“快快有请!”紧接着,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转头对着在座的众人说道:“诸君,此番看来,我等收服青州之地的时机已然成熟了!”
没过多久,只见太史慈昂首阔步迈入议事厅,来到袁绍面前后,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末将太史慈拜见袁公!如今那管亥率领十万黄巾军气势汹汹地围住了北海城,北海危在旦夕。孔融太守深知袁公英名远扬、兵力强盛,故特派在下前来恳请将军速速出兵相救!”
袁绍赶忙起身离座,上前几步亲自扶起太史慈,并关切地说道:“子义一路奔波而来,着实辛苦了。且先坐下歇息片刻,一同商讨这救援之事。”
袁绍重新回到座位上,略作思考,随即果断地下达命令:“传我军令,命黄忠黄汉升为中郎将,陈到陈叔至为校尉,徐庶徐元直为军师。即日起程赶赴赵云军团处,责令他们迅速整顿兵马,不得延误,即刻出征北海!务必解北海之困,击溃黄巾贼寇!”
而后,袁绍目光缓缓移向太史慈,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缓声道:“不知子义是否愿意担任我军中校尉一职,随军一同前往救援北海呢?”
太史慈听闻此言,不由得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忖起来。自己此番前来本只是为了求援而已,万万没想到还未说些什么。一个校尉的官职就这样突兀地摆在面前,这让他一时有些不知所措。然而,袁绍那全歼公孙瓒、大破黄巾军的赫赫威名早已如雷贯耳,他对这位雄主亦是仰慕已久。
短暂的迟疑过后,太史慈毅然决然地跨步而出,双手抱拳,恭恭敬敬地施礼道:“承蒙主公厚爱,在下愿追随主公左右,驰骋沙场,万死不辞!”
袁绍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欣慰的笑容。紧接着,他转头环视四周众将,朗声道:“此前曹操也曾派遣使者前来求救,言称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人率领着十余万大军攻打东武阳。想当初曹操曾助力于我,成功阻挡住陶谦的进犯,这份恩情不可不报啊。现命令公达担任军师,正方、公奕出任校尉,速速前往颜良军中,整兵出发,进军兖州,救援曹操;另派仲德作为军师,幼平、文长二人则充任校尉,赶赴麴义军中,协助其进攻太行山,务必将那黑山军一举剿灭!”
话音刚落,被点到名的将领们纷纷齐声应诺,然后依令转身离去,各自去筹备出征事宜。
此前,荀谌与审配二人已然分别接下了清河太守和河间太守的重任,并早已踏上赴任之路。田丰也忙碌于邺城日常事务。如此一来,此刻营帐之中便仅剩下袁绍以及郭嘉两人。
只见郭嘉面带疑惑之色,开口说道:“眼下我们分兵三路展开进击,大哥缘何不让小弟我也随军前往呢?”他那俊朗的面容上满是不解之情。
袁绍却并未立刻回答郭嘉的问题,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天际,仿佛那里隐藏着什么重要的秘密一般。良久之后,他才缓缓转过头来,眼神深邃而又意味深长地凝视着郭嘉,轻声说道:“奉孝啊,切莫心急。以我的推测,如果不出差错的话,那盘踞于幽州之地的公孙瓒恐怕很快就会有所行动了。”说罢,袁绍微微眯起双眼,似乎正在脑海中构想着即将到来的局势变化。
郭嘉听闻此言,先是一愣,随后便陷入了沉思之中。他开始仔细琢磨袁绍这番话语背后的深意,思考着公孙瓒可能采取的种种策略以及应对之法。
一时间,议事厅中,落针可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