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的双眸,宛如深邃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闪烁着孩童特有的纯真与好奇,又似乎藏着成年后才会有的温婉与智慧。眼波流转间,既有山泉般的清澈,又似藏着千言万语,引人无限遐想。长长的睫毛,宛如两把小扇子,每一次眨动都似乎在不经意间拨动着旁人心弦,让人心生怜爱。
她的发丝,乌黑而柔顺,如同夜空中最浓密的黑绸,轻轻垂落在肩头,偶尔几缕碎发随风轻舞,更添了几分不加雕饰的自然之美。发间未加任何饰物,却自有一股不染尘埃的清新脱俗。
甄宓的唇,不点而朱,微微上扬的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温柔的浅笑,那笑容纯净无瑕,仿佛能瞬间驱散世间所有的阴霾,给予人无尽的温暖与安慰。当她轻声细语时,声音清脆悦耳,如同春日里拂过湖面的微风,让人心旷神怡。
即便是身着最朴素的衣裳,甄宓也能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与从容。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精心编排的舞蹈,既不失孩童的活泼,又隐约透露出未来将成为绝代佳人的端倪。
总之,十岁的甄宓,虽年幼无知,但那份初露锋芒的美貌与气质,已足够让人预见,未来的她,必将是一位倾倒众生、流芳百世的绝世佳人。
袁绍面带微笑,神情温和地轻轻招了招手,声音和蔼地说道:“原来是宓儿啊,快过来看看伯父刚写好的这两首诗怎么样?”尽管甄宓年纪尚小,但她面对这样的场景却毫无惧色,显得落落大方。只见她身姿轻盈地向前迈着碎步,然后微微俯身行了一个标准的礼后,缓缓地走到了袁绍身旁。
袁绍见状,毫不客气地伸出双臂将她轻轻地抱起,并让她坐在自己身前。随后,甄宓将目光投向桌上那龙飞凤舞、苍劲有力的几行大字,情不自禁地轻声吟诵道: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无极城中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聪慧过人的甄宓一下子就明白了这首诗所表达的含义,这是在夸赞她的母亲美若天仙。然而,此时的她心中不禁暗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个人为自己创作出这般华丽优美的诗作呢?想到这里,她又迫不及待地继续阅读下面的一首诗:
“云鬓花颜金步摇,
芙蓉帐暖度春宵 。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自幼就饱读诗书的甄宓,心智成熟得远超同龄人。当她读到这首诗时,瞬间领悟到其中蕴含的暧昧之意,不由得双颊泛起一抹红晕,宛如熟透的苹果一般娇艳动人。就连袁绍抱着她的那双大手,都明显感觉到怀中这个小姑娘的身体逐渐变得滚烫起来。察觉到这些变化之后,甄宓有些羞涩地扭动着身子,从袁绍的怀抱中挣脱下来。
匆匆地福身施了一礼后,甄宓略带歉意地说道:“贵客母亲,请恕宓儿冒昧,宓儿尚有要事亟待处理,就先行告退了。”话毕,她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去,脚步轻盈得如同一只受惊的小鹿,甚至都未曾回头看上一眼。
张氏静静地站在原地,目送着甄宓远去的背影,随后将目光移向一旁的袁绍。只见他痴痴地凝望着甄宓消失的方向,眼中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情,仿佛那道倩影已经深深地印刻在了他的心间。
张氏见状,心中不禁暗自叹息。她深知男人大抵都是如此,容易被更为年轻貌美的女子所吸引。然而,想到自己如今虽仍有几分风韵,但毕竟岁月不饶人,青春已逝,终有一日会容颜老去、色衰爱弛。倘若袁绍能够钟情于宓儿,对于甄家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凭借袁家的权势和地位,可以确保甄家继续承蒙恩泽,家族得以繁荣昌盛。
于是,张氏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些许调侃与试探的语气对袁绍说道:“主公,您是否喜爱我们家宓儿呢?依妾身之见,再过上两年,等宓儿出落得愈发亭亭玉立之时,妾身定当亲自将她送至将军府中。”
听到这番话,袁绍先是一愣,随即脸色微红,急忙摆手否认道:“夫人切莫说笑,并无此事,并无此事啊!”然而,他那闪烁不定的眼神却早已出卖了内心真实的想法。
与此同时,一路飞奔而出的甄宓,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袁绍那高大伟岸的身姿。她心想,此人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才情绝世,若有朝一日能专门为自己赋诗一首,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这般念头越想越是让人心神荡漾,不知不觉间,甄宓的双颊变得更加绯红。她不敢再多做停留,脚下生风般地一口气跑回到了自己的闺房之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