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了宽敞明亮的议事厅内,照亮了一张张或沉思或激昂的面庞。
袁绍身着华丽锦袍,端坐在主位之上,他那威严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座的众人,然后清了清嗓子,终于宣布召开这备受瞩目的第一次议事。
只见他的右手边依次坐着一群智谋过人的谋士们,其中包括善于察言观色的郭图、能言善辩的辛评、心思缜密的辛毗、机智聪慧的许攸、刚正不阿的田丰、善于谋划的审配、深谋远虑的沮授、巧舌如簧的逢纪以及文笔犀利的陈琳等等。这些谋士们个个身怀绝技,他们或是献计献策,或是分析局势,皆在袁绍麾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袁绍的左手边,则站立着一列威风凛凛的武将们,为首的便是勇猛无畏的颜良、智勇双全的张合、武艺高强的高览、先登无敌的鞠义、悍勇善战的淳于琼、威猛剽悍的韩猛、身经百战的朱灵、英勇果敢的蒋奇、孔武有力的马延、悍不畏死的焦触以及身手敏捷的张南等人。这些武将们皆是从无数次生死搏杀中脱颖而出的豪杰之士,他们手中的兵刃曾沾染过不知几许的敌人鲜血,为袁绍立下赫赫战功。
待众人坐定后,袁绍与诸位谋士武将开始商讨起一些近期发生的重要政务来。一时间,议事厅内气氛热烈,各种观点相互碰撞,智慧的火花四溅。
一番激烈的讨论过后,袁绍微微抬手向众人示意安静,随后朝着身后轻轻一招手。一名训练有素的侍卫快步走上前来,立于众人面前,展开一卷黄绢,高声宣读起袁绍的最新命令:“今特命郭嘉为军师祭酒,赵云为中郎将!”
此令一出,谋士队列中虽无人当场提出异议,但每个人心中都不禁暗自思量起来。毕竟这“军师祭酒”一职前所未闻,其地位高低着实难以判断。
而反观武将这边,却是瞬间炸开了锅。“什么?赵云?此人是谁?怎能如此轻易便被任命为中郎将?我们这些将领可都是在沙场上真刀真枪地拼杀,历经九死一生才换来如今的职位!他一个名不见经传之人,凭什么一步登天?”众将议论纷纷,脸上尽是不满之色。尤其是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们,更是觉得受到了莫大的轻视。
终于,有人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只见高览猛地站起身来,身形如箭一般迅速离座,而后稳稳地单膝跪地,拜在了堂前。然而,他说话的声音却是有意地提高了好几度,仿佛要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请问主公,这赵云究竟是何方人物?属下实在不明,此人未曾听闻有何显赫功勋,竟然能够直接担任中郎将一职!”
高览的话语中充满了不满和质疑。想他堂堂河北四庭柱之一,如今也不过只是一名的校尉而已。而这突然冒出来的赵云,在此之前根本闻所未闻,如今初来乍到,官职竟然比自己还要高出一级。这样的事情,怎能不让心高气傲的高览心生怒火呢?简直就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然而,面对高览如此冲动的举动,袁绍却并未动怒。相反,他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然后用一种意味深长的语气缓缓说道:“孤之所以任命子龙为中郎将,正是考虑到他尚未立下显着功勋。不过嘛……子奂,依孤之见,你不妨与子龙一同前往校场比试一番。待到胜负分晓之后,我们再来商议此事如何?”
袁绍心中暗自思忖着,如果此刻站出来的是颜良,或许他还会稍作犹豫。但偏偏出头的是高览,那岂不是正好给了子龙一个扬名立万的绝佳机会?毕竟,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赵云阵斩高览仅用了——一招!!)
这个建议一经提出,便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迅速得到了在场所有武将们的齐声附和与赞成。要知道,高览那高强的武艺可是众人皆知的,即便是与他们当中武艺最为出众、堪称武将之首的颜良相较量,高览亦可与之酣战二十个回合不落下风。
如此一来,众人心想,若是在校场之上能够让这初来乍到的赵云吃瘪惨败,那么想必主公也就没有任何理由再册封他为中郎将了。
就在大家纷纷叫好,并摩拳擦掌地准备一同前往校场之际,袁绍却突然开口说道:“且慢,子龙啊,依本公之见,你不妨先将长枪的枪头卸下,以防万一伤到了子奂将军。”
这句话就好似一把熊熊燃烧的烈火,瞬间点燃了高览心中压抑已久的怒火。只见他怒发冲冠,气血上涌,整个人都气得火冒三丈,径直重新跪倒在地,抱拳拱手对袁绍言道:“恳请主公准许我与子龙将军在此签署一份生死状!恩准我俩放开手脚全力一战。就算今日高某被赵子龙将军刺出几个透明窟窿,高某亦绝无怨言。但倘若高某一个不慎失手误伤了子龙将军,还望主公大人有大量,切莫怪罪于我!”
话音未落,高览已然转过头去,用一双充满敌意的眼睛恶狠狠地瞪向了坐在末座处的赵云。此时的赵云不禁感到一阵窘迫与尴尬,他万万没有料到事情竟然会演变至如此地步。然而,稍作思忖之后,他便明白了其中缘由——想来大哥这般行事,无非是想要借此次校场比试之机,助自己树立威望,从而得以在军中站稳脚跟。
想到此处,赵云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缓缓站起身来,也走到堂前,跪在高览身侧,拱手道:“云附议高将军之言,刀剑无眼,若不签署生死状,恐怕难以全力以赴。”其实赵云心里清楚得很,以他的身手和实力,即便不用全力,要战胜高览却也不难,但若不如此,高览一旦束手束脚不能全力而为,输给自己时必然不会服气。
听闻此言,袁绍毫不犹豫地将手臂一挥,高声道:“既然如此,那就依了你们两位,速速立下生死状!”话音未落,主簿陈琳匆匆而来,动作娴熟地搬出文房四宝,铺开一张洁白如雪的帛布,然后提起笔来,龙飞凤舞、行云流水般地写下了一份生死状。那字犹如铁画银钩,力透纸背,令人不禁为之赞叹。
高览与赵云见状,毫不迟疑地上前一步,各自拿起毛笔,郑重其事地在帛布上签下了自己的大名。随后,他们将这份生死状恭敬地递交给了袁绍。袁绍接过生死状,仔细端详一番后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大手一挥,示意众人出发前往校场。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校场,只见校场上空旌旗飘扬,猎猎作响。正在一旁刻苦训练的士兵们看到袁绍等人到来,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迅速聚拢过来。在袁绍的示意下,他们围成一个圆圈,齐声呐喊,为即将展开较量的高览和赵云加油助威。
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绝大多数士兵都是为高览摇旗呐喊,毕竟高览身为河北四庭柱之一,在军中可谓是威名赫赫,堪称全军将士心目中的偶像人物。
且看那左手边,高览威风凛凛地端坐在一匹雄健无比的黑色宝马上。他身着一套黑盔黑甲,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手中紧握的虎纹精钢刀闪烁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栗。这把宝刀似乎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只待主人挥动它,便能斩断一切阻碍。
再瞧右手边,赵云同样英姿飒爽。他头戴一顶银盔,身披一袭银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胯下的玉兰白龙驹更是神骏非凡,通体洁白如雪,犹如一道闪电疾驰而来。赵云手中的龙胆亮银枪仿佛与他融为一体,散发着凌厉的气势。
随着一阵激昂的战鼓声响彻云霄,高览猛力一夹马腹,身下的黑马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嘶鸣,如离弦之箭般朝着赵云狂奔而去。与此同时,高览早已暗暗蓄力,准备给赵云致命一击。只见他人借马力、马借人威,高高扬起手中的精钢刀,使出一招威猛绝伦的“力劈华山”,企图一举将赵云斩于马下。
面对如此凶猛的攻势,赵云却显得镇定自若。他并未急于催动座下的玉兰白龙驹,而是静静地等待着最佳时机。就在高览的大刀即将劈至眼前时,赵云突然出手,只见他斜举银枪,轻轻一架一送,巧妙地化解了高览这雷霆万钧的一击。
高览只觉得自己的刀如同劈在了虚空之中,毫无着力点,不禁心中一惊,但他毕竟身经百战,并未因此而慌乱失措。紧接着,高览迅速调整姿势,大刀自下而上再次狠狠撩来。这一刀威力更甚,若真的砍实了,恐怕赵云连人带马都要被硬生生地分成两半。
然而,赵云反应极快,他微微一带缰绳,座下的白龙驹便像通人性似的,极其灵巧地侧身一闪,轻松避开了这致命的一刀。
还未等高览来得及收刀,他顺势又是一记横砍。但赵云依旧不慌不忙,手中银枪再次以斜挑之势架住了高览的精钢刀,并顺势向外一送,又一次成功地将其攻势卸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