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岸边的朱棣目送着战船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海平面的尽头。

朱棣原本满心期待,等所有北伐所需的军需设备全部抵达后,便立刻率军出征,然而,他的计划却遭到了群臣的强烈反对。

朝堂之上,一片嘈杂之声,大臣们纷纷进言,各抒己见。

“陛下,依微臣之见,不妨稍安勿躁,等待郑大人攻打锡兰国的消息传会后,再行决定是否攻打鞑靼也不迟啊。

况且如今大明军队已经换上了崭新的军服,又有汽车这种比马还快,能遮风挡雨的神器,即使天气寒冷,也无需担忧。”邱福高声说道。

邱福一直以来都是站在朱高煦这一边的,他满心期望着朱高煦能够登上太子之位。

而此时,朱高煦正跟随郑和一同攻打锡兰国,尚未归来。

邱福自然不希望朱高煦错失这次北伐的军功,因此即使其实大明只有小部分的汽车,但他极力劝阻,想朱棣暂缓出征。

“陛下,北方的游牧民族十分强悍,微臣认为多线作战,恐怕会导致边防空虚啊,”都督佥事、阳武侯薛禄紧接着说道。

听了众大臣的一番议论,朱棣的眉头紧紧皱起,心中的不悦愈发明显。

然而,他也不得不承认,也许群臣所言并非毫无道理,主要是不知道现代的这些武器和通信设备在战争中是否起到了作用?

锡兰国反了,沿海各国也不知道会不会反?

他目光如炬,缓缓地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只有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回响:“朕自然深知边防的重要性,然而北方的祸患,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在朕的背上,让朕日夜难安啊!”

他的话语虽沉重而有力,却透露出他内心的忧虑。

大臣们都低头不语,不敢轻易接话。

这时,宁阳伯陈懋走到殿中,躬身施礼,恭敬地说道:“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以缓解目前的困境。”

朱棣微微抬起头,注视着陈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陈懋直起身子,语气坚定地说:“陛下,我们可以先派遣一小队精悍的人马,秘密前往北方,侦察敌军的动向。

这样一来,我们既能及时掌握北方的军情,又能避免同时与多方敌人交战的风险,等到郑大人那边有了确切的消息,我们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策。”

朱棣听完陈懋的建议,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他沉思片刻,然后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此计甚妙,就依卿所言,那么,派谁去执行这个任务呢?”

陈懋虽然没有在明面上支持朱高炽,但大比武和军演过后,他暗地里一直站在朱高炽这边。

陈懋略一思索,答道:“陛下,臣举荐火真将军,他智勇双全,定能不辱使命。”

火真是太子亲卫队特种部队的大队长之一,跟着朱吾能学了不少现代的东西,也会开车,会不少现代的技能。

朱棣对火真的能力也颇为认可,当即下令道:“好,就派火真率汽车兵带上无人机前去探查。”

朱棣又将目光投向了门外,喃喃自语道:“希望郑和能早日传来捷报,如此,朕便能放心地北伐了。”

朝堂上的大臣们见皇帝已有决断,也都不再言语,静静地等待着局势的进一步发展。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