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紫禁城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氛围中。魏璎珞站在长春宫的窗前,目光深邃而坚定。经过昨夜的刺杀事件,她清楚地意识到,敌人已经不再隐藏,而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自己。这场博弈,已然进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娘娘,”小路子匆匆走进来,低声禀报道,“乾清宫传来消息,皇上召您即刻前往。”
魏璎珞微微颔首,整理了一下衣襟,随即带着明玉和几名贴身侍卫赶往乾清宫。一路上,她的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如何向乾隆帝解释昨晚的袭击,以及如何利用这次机会进一步揭露巴图鲁的阴谋。
---
#### 乾清宫内的交锋
当魏璎珞踏入乾清宫时,发现殿内不仅有乾隆帝,还有几位军机大臣以及领侍卫内大臣福康安。众人神色凝重,显然昨夜的刺杀事件已经震动了整个朝廷。
“魏贵妃,”乾隆帝开门见山,“朕刚刚收到密报,昨夜的刺客与蒙古部落有关。你可知道其中详情?”
魏璎珞跪下行礼,然后缓缓起身,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要陈述了一遍,包括匿名信的内容、刺客的身份,以及巴图鲁可能的动机。她语气平和却字字铿锵,既没有隐瞒事实,也没有过分渲染自己的功劳。
听完她的汇报,乾隆帝眉头紧锁,沉吟片刻后问道:“依你看,巴图鲁此举究竟意欲何为?他难道真的敢公然反叛?”
魏璎珞抬起头,直视皇帝的眼睛,冷静答道:“回禀皇上,巴图鲁此举绝非一时冲动。乌兰托娅虽死,但她的势力根基仍在,而巴图鲁正是继承了这些力量。他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显然是认为时机成熟,想要趁乱夺取更大的权力。”
福康安闻言插话道:“娘娘所言极是。然而,我们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证明巴图鲁参与此事。若贸然兴师问罪,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动荡。”
魏璎珞冷笑一声,反驳道:“福大人此言差矣。若等到巴图鲁举兵造反,那时再行动岂不是为时已晚?臣妾建议,立刻派遣精锐部队前往边疆,一方面加强防御,另一方面搜集更多证据,以备后续行动。”
乾隆帝点了点头,似乎对魏璎珞的提议颇为认可。他转向福康安,语气严厉地命令道:“传朕旨意,命驻守边疆的将领提高警惕,同时秘密调查巴图鲁的一举一动。若有异动,立即上报!”
“遵旨!”福康安躬身领命。
---
#### 暗流涌动的朝堂
离开乾清宫后,魏璎珞并未返回长春宫,而是径直去了御花园。她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梳理接下来的计划。然而,刚走到湖畔,便听到身后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
“魏贵妃,这么晚了还出来散步?”说话的人是娴妃,她手持一把折扇,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看起来温婉贤淑,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
魏璎珞转过身,礼貌地笑了笑:“原来是娴妃姐姐。今日宫中事务繁忙,本宫只是想出来透透气罢了。”
娴妃走近几步,轻声说道:“贵妃妹妹果然能干,连这样的大事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不过,本宫倒是有些好奇,为何每次麻烦事都绕不开你呢?”
魏璎珞心中一凛,明白对方是在试探自己。她不动声色地回答:“娴妃姐姐说笑了。身为皇上的臣子,自当竭尽全力辅佐圣上。若是因此招致些许闲言碎语,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娴妃轻轻摇晃着手中的折扇,意味深长地说道:“妹妹说得倒也有理。不过,本宫还是希望你能记住一点——紫禁城里的风浪,可不是谁都能驾驭得了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