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村恢复了往日的生机,田间地头又有了村民忙碌的身影,医馆里也再度充满了患者们的交谈声和墨晓萱耐心的问诊声音。
在一个暖阳温柔洒下的午后,医馆里暂时没有患者,墨晓萱正坐在桌前整理着医书,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圈淡淡的光晕。
这时,一阵清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停在了医馆门口。墨晓萱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月白色长袍的男子翻身下马,他身姿挺拔,面容俊朗,眼神中透着温和与谦逊。男子走进医馆,微微拱手,说道:“在下沈砚清,听闻姑娘医术高明,特来拜访。”
墨晓萱起身回礼,微笑道:“沈公子客气了,不知公子有何贵干?”沈砚清目光落在墨晓萱手中的医书上,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实不相瞒,我自幼对医术也颇感兴趣,家中也藏有不少医书,只是一直苦于无人交流探讨,今日听闻姑娘事迹,特来请教。”
墨晓萱心中一动,在这青山村,鲜有人能与她畅谈医术,如今遇到志同道合之人,自然欣喜。于是,两人便在医馆中就各种医学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从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到一些罕见病的医理探讨,两人观点时而一致,时而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不知不觉间,日头渐渐西斜,沈砚清才意识到时间已晚,他略带歉意地说道:“与姑娘交谈,真是让我受益匪浅,不知不觉竟耽误了这么久,改日我再带家中医书来与姑娘一同研读。”
从那以后,沈砚清隔三岔五便会来到医馆。有时他会带来珍贵的医书,两人一起在医馆的小院子里,伴着花香和鸟鸣,沉浸在医学的世界里;有时他会与墨晓萱一同上山采药,在山林间,他细心地为墨晓萱拨开荆棘,提醒她注意脚下的路。在相处中,墨晓萱发现沈砚清不仅医术见解独到,而且为人善良、细心,对她关怀备至。
一次,墨晓萱在为一位重病患者治疗时,连续几天几夜未曾合眼,累得晕倒在地。沈砚清得知后,心急如焚,他立刻赶到医馆,守在墨晓萱床边,亲自为她煎药、喂药。待墨晓萱醒来,映入眼帘的便是沈砚清布满血丝却满含关切的双眼,他轻声说道:“你太拼命了,以后别这样了,你的身体也很重要。”那一刻,墨晓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一种别样的情愫在心底悄然生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愈发深厚。村子里的桃花盛开时,沈砚清会带着墨晓萱漫步在桃林之中,粉色的花瓣如雪般飘落,洒在他们肩头。沈砚清会轻轻为墨晓萱拂去肩头的花瓣,两人相视而笑,眼中满是温柔。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天,沈砚清的家中突然派人来,神色匆匆地将他叫走。墨晓萱心中隐隐不安,此后,沈砚清一连多日都未再出现。墨晓萱心中焦急,四处打听,才得知沈砚清家中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对方是一位门当户对的富家千金。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了墨晓萱。她整日失魂落魄,医馆的工作也变得心不在焉。夜晚,她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明月,泪水悄然滑落。她不明白,为何命运如此捉弄人,刚刚尝到爱情的甜蜜,却又要面临这样的分离。
终于,在一个雨夜,沈砚清冒着大雨来到了医馆。他浑身湿透,头发凌乱,眼中满是痛苦与无奈。他紧紧握住墨晓萱的手,说道:“晓萱,我不想娶别人,我心里只有你。可家中父母以死相逼,我……我实在是没有办法。”
墨晓萱望着他,泪水夺眶而出:“那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的感情就这样结束了吗?”沈砚清将墨晓萱拥入怀中,声音颤抖:“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但我一定会想办法,给我们一个未来。”
雨滴敲打着窗棂,屋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两人相拥许久,沈砚清缓缓松开墨晓萱,双手捧着她的脸,郑重地说道:“晓萱,我明日便回家,再与父母好好商议,哪怕散尽家财,我也绝不能负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