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晓萱匆匆赶到镇远侯府,只见府中上下一片哀戚。镇远侯夫人面色苍白,眼神中满是担忧与绝望,瘫坐在椅子上,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其他下人则慌乱地来来往往,却又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主家。
墨晓萱快步走到镇远侯夫人身边,轻声说道:“夫人,您别太伤心,宇轩公子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平安归来的。”说着,她蹲下身子,握住镇远侯夫人的手,试图给予她一些力量。
镇远侯夫人看着墨晓萱,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与无奈:“墨姑娘,你有心了。可如今前线战事不明,轩儿生死未卜,这让我如何能不担忧。”
墨晓萱咬了咬嘴唇,坚定地说:“夫人,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我们要相信宇轩公子,同时也要为他做好后方的支持。或许我们可以派人去前线打探消息,也好心中有数。”
镇远侯夫人听了墨晓萱的话,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连忙点头:“墨姑娘说得对,是我慌乱了。我这就派人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墨晓萱几乎住在了镇远侯府,她陪着镇远侯夫人一起等待前方的消息,同时协助打理府中事务,安抚下人的情绪。她的沉稳与冷静,让镇远侯府在这混乱的局势中逐渐恢复了些许秩序。
然而,京城中的局势并未因镇远侯府的悲伤而停下脚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蠢蠢欲动,试图在镇远侯府面临困境时,谋取自身的利益。
朝堂上,镇远侯因儿子失踪,又忙于应对前线战事,难免在一些事务上有所疏忽。政敌们趁机发难,弹劾镇远侯在军事部署上的一些失误,企图削弱镇远侯的势力。
而在京城的社交圈中,也传出了一些不利于镇远侯府的流言蜚语。有人说镇远侯府此次怕是要失势了,叶宇轩这一去恐怕凶多吉少。这些流言让原本与镇远侯府交好的一些家族,也开始动摇,逐渐减少了与侯府的往来。
墨晓萱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深知此时的镇远侯府如同风雨中的孤舟,稍有不慎便会被风浪淹没。她决定挺身而出,帮助镇远侯府度过这个难关。
墨晓萱利用自己在京城积累的人脉,先是拜访了一些中立的官员,向他们说明镇远侯府的情况,希望他们不要轻信谣言,在朝堂上能为镇远侯说几句公道话。这些官员们看到墨晓萱一个女子都能如此深明大义,为镇远侯府奔走,心中不禁对她多了几分敬佩,纷纷表示会酌情考虑。
接着,墨晓萱又在京城的贵妇圈中展开行动。她举办了一场小型的茶会,邀请了一些平日里与镇远侯府关系不错的夫人小姐们。在茶会上,墨晓萱真诚地讲述了叶宇轩的英勇事迹,以及镇远侯府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希望大家不要被流言误导。
“各位夫人小姐,宇轩公子此次出征,是为了保家卫国,他的勇气和担当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敬佩。如今他身处险境,我们怎能在背后说三道四,落井下石呢?”墨晓萱言辞恳切地说道。
这些夫人小姐们听了墨晓萱的话,心中都有所触动。原本摇摆不定的态度也逐渐坚定起来,表示会继续支持镇远侯府。
就在墨晓萱努力为镇远侯府周旋时,前线终于传来了消息。叶宇轩在那场埋伏中,虽然身负重伤,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武艺,带领残部突出重围,现已被送往附近的军营疗伤。
这个消息让镇远侯府上下一片欢腾,镇远侯夫人更是喜极而泣。她拉着墨晓萱的手,感激地说:“墨姑娘,这次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在一旁支持,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墨晓萱微笑着说:“夫人言重了,宇轩公子对我情深义重,镇远侯府待我也如同亲人,我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然而,墨晓萱还来不及松一口气,就发现京城中的局势依旧复杂。
镇远侯的政敌们并不会因为叶宇轩的平安归来而善罢甘休,他们必定还会想出其他办法来对付镇远侯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