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刀,他深吸一口气,不去想如何劈砍,也不去想刀锋该如何落下,而是单纯让“意”引导刀势。
刀光乍现。
风声停滞,周围的树叶无风自落,刀锋未至,空气仿佛被扭曲,远处的岩石上,赫然裂开了一道细微的痕迹。
嬴无尘目光一凝,心中震动——
“刀未出,但刀意已至。”
他猛然回想起第一章酒馆中的交战,当时他依靠速度和技巧轻易斩杀对手,可若对方足够强大,能察觉他的杀气,就能提前做出防备。
“若敌人看不到刀,却又置身刀意之中……那么,胜负便已决定。”这正是“虚空裂影”的核心——不在于刀锋,而在于刀意,敌人尚未觉察刀势,便已身陷杀局。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道德经》残本并非教人如何挥刀杀敌,而是教他如何让敌人死在看不见的刀下。
他翻开残本,最后一页的一段文字映入眼帘: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嬴无尘心头微震。
刀之道,并非仅仅为了战胜敌人,而是为了战胜自己。
他一直以来,都在执着于变强,为了争一口气,为了在这个乱世中立足。但如今,他意识到——若不懂得内省,即便得天下又如何?
他轻轻握紧残本,低声呢喃:“玄道无锋,刀意为先。”
这不仅仅是武学的突破,更是心境的蜕变。
但,他还差一步。
他忽然意识到,如果这一卷残本讲的是“藏锋之道”,那么董卓的那卷,极可能讲的就是“锋芒毕露”。
他回忆董卓的武功,董卓的行事风格——霸道、极端、锋芒毕露。若青州残本强调的是“刀意藏于无形”,那么董卓的残本,极可能讲的是“刀意尽显,霸绝天下”。
两者,截然相反。
“玄道无锋,刀意为先……那董卓的刀法,是否会是极尽锋芒,霸道绝伦?”他心中隐隐生出疑问。“若能合二为一……是否能窥破武学的极境?”
初悟“虚空裂影”后,嬴无尘不再停留,踏上返回洛阳的路途。
他的目标很明确——伺机夺取董卓手中的残本。青州残本,已让他窥见刀道之一角,而董卓的那一卷,或许能解答更多的疑问。
洛阳的天际隐隐透着血色,董卓的阴影笼罩一切。而玄衣刀客嬴无尘,已经准备好在风暴的中心,让“玄道无锋”的刀光再次绽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