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笑着讲道:“虽说当下军中将领里识字的人不算多,能做到文武双全的更是少之又少。

但咱们大明开国以来,文武双全的大才可不在少数。

单说开国太祖洪武爷那时候,祁阳王李文忠,他可是太祖洪武爷的亲外甥,自幼被太祖洪武爷和孝慈高皇后收养在身边。

还特意请了当时的大儒来给他授课讲学,原本是打算把祁阳王培养成一位文臣。

谁能想到,后来祁阳王竟成了一位文武双全、威震天下的名将,真正做到了上马领军作战,下马治理百姓 。”

对于这位祁阳王,江宁自然有所耳闻。

在后世,广为人知、浑身是胆的赵子龙,据说便是以这位猛将作为原型塑造的,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眼见烈日高悬,天气愈发燥热。江宁一回头,示意一众锦衣卫行动起来。锦衣卫们赶忙提着木桶,给学子们一一派发提前熬制好的绿豆汤,好让大家解暑。学子们喝完绿豆汤,又都埋头专心答题。

时间一点点流逝,三炷香慢慢烧尽。

按照惯例,锦衣卫们上前准备收取考生的试卷。

可还有不少考生苦苦哀求,希望能再给些时间。

江宁走上前去查看,只见试卷上错别字连篇,他无奈地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狠下心下令全部收卷。

之后,江宁通知所有考生,今日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开始武举的最后一项考核——步击。

吩咐完,江宁让人把提前备好的饭食端了上来。

面对这些饭菜,有的学子大口吃着,有的却无心下咽,满脸沮丧。

江宁心里清楚,得给这些学子们鼓鼓劲、加加油了。

于是,他和李邦华端着饭碗,穿梭在一众学子中间,亲切地嘘寒问暖。

瞧见那些垂头丧气的学子,江宁赶忙上前安慰:“大家都别太忧心,这次武举和以往不同。

今天策论没发挥好,明天还有武艺考试。

只要你们在明天的考试里表现出色,一样有机会被录取!”

听到这番话,学子们原本黯淡的眼神里,瞬间又燃起了新的希望。

随后,一众学子吃完饭,就被锦衣卫带下去休息了。

江宁和李邦华则各自点亮灯火,开始查看学子们的试卷。

好在袁可立早有先见之明,提前从兵部调来了不少人手帮忙批阅。

不然,这一千多张试卷,光靠江宁和李邦华两人,就是不眠不休干上三天,也难以完成。

江宁看了没一会儿,实在困得不行,直接倒头就睡,那些试卷实在让他难以看下去。而李邦华则带领着一众官员熬了整整一个通宵,从众多试卷里筛选出了部分成绩较为突出的。

第二天一大早,江宁醒来一看,好家伙,1000多份试卷里竟然淘汰了700多人,不禁暗自咋舌。

这时,李邦华把挑选出来的试卷封存好,笑着对江宁说:“江大人,这已经很不错啦。

要知道,之前的恩科武举,有时候也就录取七八十人,最多的时候也不过百人,这300人能留下来,如今也算勉强过关了。”

江宁听后点了点头。

随后,两人简单吃过早饭便来到校场。

此时,学子们早已被带到这里,他们一脸茫然,还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要怎么考校武艺。

随后,锦衣卫迅速入场,拿着白色石灰在校场上画起圆圈。

没多会儿,几十个白色石灰圈就出现在众人眼前。

江宁扯着嗓子大声喊道:“接下来进行两两随机切磋,不准用兵器,改用木棍,长短可以自行挑选。

大家看,木棍的最前端都已经用布包裹好了,有黑色的,也有白色的。

比试以双方身上留下的黑白点数量来评判,要是谁率先被打出白线以外,就算淘汰!”

这时,只见一群锦衣卫端着木箱走上前,将刻有考生名字与编号的木牌一一接过,紧接着采用盲抽的方式。

瞬间,几十个擂台上陆续有考生入场,他们各自挑选起长短合适的木棍。

随着江宁一声令下,考生们即刻相互切磋起来。

显然,不少学子武艺不凡,才交手片刻,便把对手挤出白线之外,或打得对方倒地不起。

身旁的李邦华看着考生们比试,笑着捋着胡须说:“江大人,你这法子真是妙啊,怎么想到的?

我原本还以为得动用兵刃呢。”

江宁微微一笑,回应道:“要是动用兵刃,难免会出现误伤,搞不好还会闹出人命。

到时候朝廷还得出银子安抚家属。

现在改用这种方式,他们最多受点轻伤,跌打药酒我都让人备好了。”

听到江宁这番回答,李邦华不禁一愣,连胡子都不小心揪断了几根。

这时,江宁与李邦华正在考场中一边四处巡视,一边时不时点评几句。

就在这时,只见魏忠贤火急火燎地跑了过来,江宁着实被吓了一跳,心想着:这老魏今儿怎么如此风风火火?

魏忠贤赶忙跑到江宁跟前,满脸堆笑地说道:“江大人,咱家来晚了,方才有点事儿耽搁了。”

江宁无奈,只得尴尬地笑着回应:“魏公公在百忙之中还能抽出时间来观看学子考试,实在是辛苦您了。”

江宁心里暗自吐槽:这老魏该不会又是吃错药了?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魏忠贤才是这武举的主考官呢,瞧他那积极劲儿,比自己还上心。

而魏忠贤呢,全然没察觉到江宁的心思,还时不时对考生们的表现点评几句。

看着魏忠贤头头是道地点评,李邦华不禁拱手,好奇问道:“魏公公竟还懂武艺?”

听到李邦华这么问,魏忠贤神色瞬间傲然起来,胸脯拍得砰砰响,说道:“想当年,咱家入宫之前在河间府,那可是能以一敌五,从来没输过!”

听闻魏忠贤竟有这般以一敌五的“辉煌”战绩,李邦华不禁大为惊叹,心想:真是没看出来,这魏公公还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江宁在一旁却无奈地暗自叹道:老魏确实是一打五没输过,可问题是,后来人家来了六个人,结果嘛,老魏就进宫当太监了。

就在这时,考场之中传来一声喝彩。

江宁抬头看去,原来是卢象升又赢了一局。随后,江宁走上前去,向一旁的锦衣卫问道:“这位学子的成绩怎么样?”

锦衣卫赶忙躬身行礼,回答道:“启禀大人,这位学子着实勇猛,到现在已经考了三场,每场都是一招制敌,而且他用的还是短棍。”

江宁上下打量卢象升一番,发现他身上既没有白点也没有黑点,显然每场都是一招取胜。

一旁的李邦华见状,羡慕不已,心里想着江宁这家伙,识人的本事简直绝了。

随后,江宁点头示意,便转身前往其他考场继续巡视。

这一番查看下来,他发现孙传庭、曹文昭、曹变蛟、猛如虎、虎大威等人,皆表现不俗。

还有他之前就颇为看好的周遇吉与黄得功,发挥也很出色。

甚至吴三桂的父亲吴襄,在考场上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随着时间慢慢流逝,江宁留意到考生已经淘汰了一半。

考虑到武举考试的强度,他深知若一直持续下去,即便身强体壮的考生也难以承受,毕竟武试不比文试。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