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三天过去,许衫觉察到手机上解读鸦鹊岭电子设备报废事件的短视频数量锐减。
曾经蜂拥至夷陵州的国外新闻机构和电视台也已撤离。
网络热度退潮,遗留的只有零星的讨论,如同风暴过后的海滩,仅剩几片被冲刷上岸的泡沫。
“嘿,这事儿就这么过去了?我还以为要闹翻天呢。”
“正常,互联网的记忆只有七秒,下一个热点早就安排上了。”
“专家说是球形闪电,那就是球形闪电呗,谁还真去深究啊,日子还得过。”
“炒作一阵就散了,现在谁还关心什么电子设备瘫痪,又不是不能再买。”
“估计官方也不想多事吧,压下去就完了,真要查出什么,指不定更麻烦。”
这些评论断断续续地出现在评论区,他坐在逼仄的房间里,指尖滑动屏幕,最后一条相关的视频也只是一个无人问津的科普短片。
他变换术法,身形缩小,化作一只灰色的麻雀,灵巧地从狭小的门缝下飞出。
麻雀轻盈地掠过城中村错综复杂的巷道,飞向均陵州火车站。
站前广场人流熙攘,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只是空气中,仍弥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气息。
荷枪实弹的军警不再显眼地巡逻,而是化整为零,融入了人群之中。
目光锐利的便衣警察,三三两两地在人群中穿梭,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行人。
进站口,安检措施明显升级。
除了常规的行李安检,还增设了人脸识别系统和手持金属探测仪。
旅客们依次排队,面色略显凝重,配合着安检人员的检查。
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以及人群低声交谈的嘈杂声。
麻雀灵活地穿过人群,飞入候车大厅。
大厅内,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列车信息,广播里循环播放着安全提示。
候车座椅上坐满了旅客,有人闭目养神,有人低头刷着手机,有人焦急地望着检票口。
军警的身影依旧隐匿在人群中,但数量明显减少,只在关键位置,例如检票口、出站口等地,才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麻雀又飞向汽车站。
汽车站的戒备程度与火车站相仿,但气氛更加松弛一些。
旅客们似乎更习惯于汽车出行的慢节奏,脸上少了几分火车站的匆忙与焦虑。
安检流程相对简化,但重要的关卡仍然有警力把守。
长途汽车一辆接一辆地驶入站台,又载着新的旅客驶向远方。
麻雀在汽车站上空盘旋一圈,确认大街上已恢复常态,设卡军警已撤走,只是交通枢纽的安保依然森严。
变化成麻雀的许衫心中略定,看来官方的搜捕力度有所松懈,但远未到完全解除警惕的程度。
目标,武当山。
均陵州火车站方向。
麻雀加速,融入城市喧嚣背景。
城市逐渐远去。
取而代之是连绵山峦,空气变得清新湿润,风中裹挟草木气息。
武当山近在眼前。
山脚下,武校林立,鳞次栉比,习武呐喊声,穿透薄雾,清晰可闻。
那是少年们挥洒汗水的声音。
山道蜿蜒向上,香客如织,络绎不绝,祈福的,观光的,熙熙攘攘。
人间烟火气,冲淡山林清冷。
山间雾气弥漫,缭绕于古朴建筑之间,若隐若现,更添神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