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朱绪回县衙,命狱卒从大牢提审几名劫犯。
安和是下县,少有触犯刑法的案子,多是民事案件。一听有抢劫案件,朱绪便暂停巡察河道之事,优先着手处理此事。
因此一早收到了通知,李小苗等人没去周水村,而是去县衙观审,等待过堂,上堂做证供证词,这些都要记入案宗里。
案子清晰明了,人证物证俱在,因考虑到几人只抢劫钱财,并无害人之心,朱县令从轻发落,判犯人坐监4年。
几人闻言忙喊道:“大人,小的们只是拿了钱财,如今全球归还,为何还判坐监?”
李小苗见劫犯还在告饶请求轻判,不禁心内冷笑:本朝初刑律有规定,抢劫最低刑法坐监两年。还不论他们都拿着凶器,抢了他们近五两银子。
这也就是朱县令,换作其他人来判,就是判死刑也不是不可以的。
紧急处理完公务,朱绪又一头扎进了书房,准备给皇帝上书。
周水村河道清淤扩宽的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经过许多次的实战考验,这套最初出自李小苗之手,经由朱县令改进最终定型的器械,应该在民间广泛应用,实在不该被埋没。
折子里说明了这套工具的工作原理,又着墨大大赞扬了它与人力相比,具有完全碾压性的优势。
功劳他没打算独占,还提到设计稿出自一名叫做李小苗姑娘之手,希望皇帝能表示表示,给予李小苗嘉奖。
除了周水村,全县其他村春粮已经入户,于是开始下令征缴这一季粮税。孟主薄一听到这个消息,差点涕泪横流。
这段时日,他已经被粮铺催要钱款要怕了,下衙了都不敢光明正大的回自己家,每次都是留在办公房,等到天黑了再回去。
小刘村有牛车的人不多,多数人家还是用扁担挑着粮食去县城缴粮税。李小苗和村长家把需要交的粮食全都搬上牛车,做好各自标记,以便区分。
这热闹她两世都没有经历过,舍不得错过。于是和李大路带着李小宝,还有村长一同进了粮站。
前面有不少人排着队,村长看了看人头,“还早呢,咱们先找个地方歇歇脚。”
李小苗摸出把黄豆,老黄牛慢悠悠的吃着,她也不着急,等喂完牛,才拉着李小宝的手去前面看差役收粮。
前世看到电视剧里的剧情,有的贪官污吏,想尽一切办法从老百姓身上硬刮下一层民膏,于是就出现各种多收粮的奇葩手段。
不知道朱县令治下,又是个什么情况。
村长不放心两人,于是自己守着牛车,让李大路带着李小苗和李小宝,防止两个小的出什么事,不好跟张氏交代。
李大路无语,要是村长爷爷知道自己妹子敢和劫匪面对面过招,就不会有此一虑。他有时候都觉得,这个小妹,比自己还要像大人,思虑周全,做事滴水不漏。
李小苗的兴趣全被前方的斛吸引,牵着李小宝的手,饶有趣味的旁观。
“章民!”
“到!让让!到俺们家了!”被叫到号的男子开心的把麦子搬过来,倒进斛里称重。等到斛要满了,男子放慢了速度,心疼粮食会撒到地上。
“到呀,磨蹭什么,没看到后面这么多人排队。”直到斛满中间冒尖,差役才叫停。下面的几家也莫不如此。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