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座繁华都市的边缘,一片广袤的沙地上,崭新的光伏板整齐排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光伏新能源产业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微风拂过,光伏板轻轻颤动,它们如同无数个小小的能量收集器,将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电能。

除了沙地,周围村庄的屋顶和鱼塘里也都安装了光伏太阳能板。

屋顶上的光伏板与青瓦相映成趣,像是给房屋戴上了一顶科技感十足的帽子。

而鱼塘里的光伏板更是一举两得,它们不仅吸收着太阳能发电,还为鱼儿们提供了一片清凉的栖息之所。鱼塘上方的光伏板遮挡住了部分阳光,减少了水温的升高,让鱼儿生长得更加健康。

村民们再也不用担心电费高昂,家中的电器都能顺畅的运转,孩子们在明亮的灯光下开心地写作业,老人们也能舒舒服服地看着电视。

除了自己使用,整个村庄通过光伏发电多出来的电能被并入了电网,在解决城市及工业工业用电短缺问题的同时,也给村庄带来了额外的收入。

那些曾经平凡而贫瘠地区的乡村,在光伏新能源的照耀下,都将焕发出勃勃生机,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苏豫先是描绘了这样一个美妙的场景,继而说道,“华国有多少这样的村庄?在西部有多少贫瘠、干旱但阳光充足的地区?而光伏新能源产业可以很好在补充电力能源供应的同时,为广大的农村地区带去新的收入。

我之所以始终强调电力供应的重要性,甚至在汽车工业的发展上,力推电动车这个方向,是因为只有电力能源是可以由咱们自己做主的,是不受他人制约的。

而现在,随着电力传输和电池存储技术的技术逐渐突破和成熟,是时候推出光伏产业了,尽管水力和火力发电目前还是占据着主要的比率,但不妨碍咱们在新能源上进行尝试和推广。

至于光伏产业具体的产品和布局,我已经准备了详细的资料,两位领导慢慢看就是了。”

苏豫的一番描述和解释,听得廖怀林和汪丙炎张大了嘴巴,面面相觑,饶是他们性格沉稳如斯,但光伏产业的前景,实在让他们太震撼和向往了。

接过苏豫递给他们的资料,便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个产业说实话,与其它重工业比起来,所涉及到的技术含量,真不算什么,但重点就在于规模,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因此它是需要一个国家总体的战略规划的,需要国家来启动初期的大规模投资,而这恰恰是咱华国的优势所在。

苏豫悠悠地喝着茶,平静地等两人看完手中的资料,没等他们说话,有抢着说了一句,“省里钱不够的话,北望的几个集团都可以拿钱出来投资,需要多少,单凭两位开口!”

廖怀林和汪丙炎对望了一眼,“干,苏豫你这都算给我们送到嘴边的肉了,不但要干,还要干出规模来,豫北省要打造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光伏产业基地、新能源基地!”

苏豫带头鼓掌,安永亮等人也一起鼓掌。

廖怀林很清楚这个事情的重要性,一眼就看透了光伏产业的未来前景,他的定位非常高,完全符合苏豫的期望。

事情敲定,皆大欢喜。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