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研究院内,周文渊带着研究员们日夜钻研那份神秘的星球改造技术。
实验室里,各种仪器闪烁着冰冷的光,数据如洪流般在屏幕上滚动。
他们一次次模拟火星的生态环境,反复试验不同的改造方案,失败、重来,再失败、再重来,却无人有怨言。
终于,在一次关键实验后,实验室爆发出一阵欢呼——他们找到了一种能够加速火星大气改造的催化剂,这意味着火星迈向类地球环境的进程将大大加快。
与此同时,大秦重工与御武集团的联合工坊内,也是一片热火朝天。
赵崇武和元初瑶率领的军工人员,围着一艘艘巨大的军舰忙碌不停。
新的曲率引擎部件被小心翼翼地安装到位,复杂的线路在他们手中如灵动的丝线般穿梭连接。
那些老旧星舰在不远处的拆解场被拆解成一堆堆废铁,偶尔发出的沉闷声响,像是在为新生的力量让路。
而在另一片秘密船坞中,航空母舰的建造蓝图已化为实体框架,高耸的龙骨直插云霄,工人们如同忙碌的蚁群,沿着脚手架攀爬,一点点拼凑着大秦的星际巨兽。
地星工业这边,钱东来广纳贤才,召集了一群头脑灵活、敢于创新的工程师。
他们整日窝在设计室里,对着全息投影模型争论不休,图纸铺满了一地。
经过反复推敲,一款新型采矿星舰的设计方案终于出炉。
它形如一只蛰伏的钢铁巨兽,配备着超强的挖掘器械和先进的矿物筛选系统,更有能抵御恶劣星际辐射与陨石撞击的防护层。
首艘采矿星舰开工建造那日,地星工业厂区鞭炮齐鸣,所有人眼中都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之光。
然而,前进的道路从不平坦。随着工程的推进,各种难题接踵而至。
火星上突发的强烈沙暴,一度摧毁了元武基建刚建好的几处设施,数十名工人受伤;
星球研究院的关键实验材料因星际运输意外损耗,实验被迫暂停;
军舰升级过程中,新引擎与旧舰体的兼容性出现问题,导致试航时发生剧烈震动;
采矿星舰的核心能源供应装置在测试时频繁过热,稳定性堪忧。
但这些挫折并未击退大秦的奋进之势。
扶苏听闻消息后,立刻调拨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援前线。
他亲自前往各个工地、工坊安抚人心,与专家们一同探讨解决方案。在他的鼓舞下,众人重拾信心,再次投入战斗。
时光匆匆,转瞬五年过去。火星上,一座初具规模的城市已然屹立。
纵横交错的街道两旁,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功能性建筑,虽还不及大秦本土都城那般繁华,却也充满生机。
大气改造初见成效,稀薄的空气中已能检测到微量适宜呼吸的成分。
星球研究院成功攻克多项星球改造技术难关,为后续的生态植入打下坚实基础。
大秦的军舰舰队焕然一新,速度提升数倍,火力也更为强大,在星际军演中初露锋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