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是商鞅变法时颁布法令的场景,竹简上的文字仿佛在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见证着大秦走向富强的根基奠定;
南方则是秦军南征岭南的行军图,兵戈如林,战旗飘扬,那是对此次开疆拓土伟大征程的铭记;
西方雕刻着蒙恬北击匈奴的画面,骏马奔腾,长箭呼啸,展现着大秦边疆的稳固与守护;
北方呈现的是大秦工匠们修建万里长城的景象,砖石累累,血汗交融,那是大秦坚韧不拔的意志象征。
碑身主体由洁白的玉石打造,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圣洁的光辉。
正面,始皇帝嬴政那威严而又庄重的形象被能工巧匠们栩栩如生地雕刻其上,他的目光凝视远方,似在俯瞰着整个大秦帝国的万里河山,那眼神中饱含着对大秦未来无尽的期望与壮志豪情。
在嬴政像的下方,用篆书写着此次岭南之战的铭文:“秦始皇帝永垂不朽,大秦帝国永垂不朽,大秦英雄永垂不朽,大秦子民永垂不朽。”
碑身两侧,是一幅幅精美的浮雕。一侧是秦军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壮烈场景,有的士兵手持长刀,力劈敌酋;
有的弯弓搭箭,箭无虚发;有的则身先士卒,冲向敌阵,他们的面容坚毅而果敢,仿佛让人看到了战场上那无畏的身影和震天的喊杀声。
另一侧是岭南百姓们欢迎秦军到来的画面,百姓们手捧果蔬,载歌载舞,孩子们好奇地张望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大秦战士,妇女们则羞涩地在一旁观望,老人们脸上洋溢着对和平与新生活的憧憬,这生动地展现了大秦以武力征服,却以仁德治世的理念,体现了岭南融入大秦后的和谐景象。
碑顶,一只展翅欲飞的玄鸟傲立其上,它双翅展开,仿佛要搏击长空,那是大秦帝国志向高远、雄视天下的象征。玄鸟的目光锐利而坚定,犹如大秦的将士们在战场上洞察战机,时刻准备着为帝国的荣耀而战。
当纪念碑落成之日,咸阳城中万人空巷。百姓们纷纷前来瞻仰,他们身着素衣,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在纪念碑前献上鲜花与祭品。孩子们围在大人身边,听着长辈们讲述着大秦英雄们的故事,那一个个传奇事迹如同璀璨星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爱国与敬仰英雄的种子。
“叮,恭喜陛下激活成就——大秦丰碑。”
“获得奖励:无上光荣(大秦百姓对于大秦帝国忠诚度增加)、基础工业知识。”
随着岭南的平定,大秦帝国开始了对这片土地的大规模开发与治理。扶苏亲自前往岭南,他带来了大量的书籍与文化学者,在岭南地区推广大秦的文化与教育。
书院在岭南各地建立起来,孩子们开始学习大秦的文字与礼仪,儒家思想与法家制度逐渐在岭南深入人心。
在一间书院里,扶苏正与一位老者交谈。扶苏问道:“先生,您看这岭南之地,文化教育当从何入手?”
老者沉思片刻,回答道:“殿下,当以启蒙为先,让孩子们先学会大秦文字,了解大秦历史。再逐步引入儒家经典与法家思想,培养他们的品德与规矩意识。”
扶苏点头称是:“先生所言极是,还需劳烦先生多多费心。”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