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些游客在夕阳中流连不去。

哪边是前山,哪边是后山····其实只是因为山南为阳,所以望海观那一边算是前山,风景则都在这一边,山势环绕,环的后山这一块四季如春,各种花花草草争奇斗艳。

这座寺庙有些历史了,也不知哪个年代被叫做报国寺。

僧人本就出家了,不理尘俗,把寺庙叫报国寺就有些六根不净的嫌疑,但这样的名字又肯定是好的,有些矛盾。

说是出家吧,其实还是在俗世中,不然哪来的吃吃喝喝?

所以还是要给善男信女祈福····挣香油钱。

祈福到底有没有用呢?

感觉还是有用的,孤魂野鬼压根没有出现在寺庙附近,不就是证明吗。

景色可能确实不错,贾道世则是压根没有心情欣赏。他知道自己有阴阳眼之后,到了晚上越发不敢乱跑了,免得到处见鬼····遇上正常的鬼也就算了,看到乱七八糟的鬼还是容易把自己吓着,所以还是眼不见为净。

仔仔细细在附近观察过一番,确认没有发现妖魔鬼怪····便是人间好景色。

迫不及待的翻看《灵宝心经》,其实也就那么回事,晦涩难懂,一知半解,有些看不下,就静不下心,被寺庙的梵唱之声带得差点想····当和尚算了。

貌似有些玄妙?

佛法自然也有其玄妙之处,不然怎么能忽悠那么多人信奉。

道家那一套几乎被佛家挤得难以存活了。

虽然都是出家,道士属于隐居,而且通常能自给自足,就离人群更远些,而寺庙在这一带几乎每个村都有。

念经也得学很多晦涩难懂的经书,经书又是传自天竺,语言不通,跟以楚谣为根本的巫有些类似嘛····一样听不懂。但很多佛经已经被翻译成了地方方言,仅仅这一点,佛教就比巫和道更有生命力。

胡思乱想着,一直坐到了天黑,估摸着那个中年人已经走了,才返回道观。

得给老道煮饭。

偶尔饿他一顿没什么,天天饿他的话,师徒情肯定会淡掉。

“师父,你给那个家伙看病了吗?”

“为师不是大夫,怎能看的好世人的病。”

感觉老道这话有些深奥,可能是说世人的病是出自各种欲望和贪婪,他医治不了。

“那个家伙没救了?”

“人贵在自救。”

老道又答非所问的丢下一句高深莫测的话,慢悠悠的踱出去,“多炒几个菜,今晚师父想喝几杯····”

“没有酒。”

“你不是酿了酒吗?”

“那是炒菜用的料酒。”

“就那个。”

老道丢下一句不容置疑的话,淡然的回了他的洞府。

这是什么都不缺的高人吗?

贾道世有些无语,上回他二婶家酿酒,他跟着酿了一缸,可不是为了孝敬师父的····结果早就被老道盯上了。

这种自酿的酒····叫法很多,各地都不一样,有叫红酒的,也有叫黄酒的,最出名的叫法就是女儿红、状元红,叫料酒也没错,用来炖鸡喷香。

市面上卖的料酒肯定没有自酿的这么浓,比如自酿的一缸酒兑水十斤,出售的料酒兑水一百斤。

古时候,李白喝的酒估计就是这种,“会须一饮三百杯”,用小杯喝的话,酒量好的人三百杯也喝得了。

三百杯差不多有一斗了····就诗百篇。

甚至怀疑武松打虎时喝的十八碗酒,也是这种酒。

一壶浊酒喜相逢····浊酒嘛,带着酒糟,所以浑浊。

贾道世干脆在最后两只公鸡里胡乱抓了一只,洗剥洗剥炒一炒,讨好一下老道,也好让他好好讲解一下《灵宝心经》。

有人讲解一番,肯定能少走许多弯路。

果然,有酒喝有鸡吃,老道美滋滋的坐下来痛饮了一番,有问必答,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

可谓其乐融融,师徒情深。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