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7月。
正处于暑假期间的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里热闹非凡,眼看着临近午饭时间里,院子里却突然成群结队的跑出几个小萝卜头,一个个还洋溢着没心没肺的笑容。
就在院子里响起家长呼喊孩子们吃饭的声音时,不远处的不同口里,缓缓的驶进一辆小汽车。
虽然已经进入八十年代,但小汽车还是比较罕见的,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无论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嘻嘻哈哈的孩子,都对此表现的毫不在意。
小汽车缓慢的停靠在95号四合院门前,直到身着一套得体中山装的荀遇锁好车门,四合院里立即响起此起彼伏的问候声。
“荀叔叔好。”
“荀哥回来了?”
“小荀赶紧回家吧,我看晓梅早就做好午饭了!”
面对邻居们的热情问候,荀遇的脸上也露出一抹平易近人的笑容,嘴里回应着邻居的同时,思绪却不由自主的回到了三年前。
1977年10月21日,后世而来的荀遇知道高考会在今年恢复,所以在人民日报发表恢复高考的通知时,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之色。
和荀遇无波无澜的情绪不同,双胞胎在听到这则消息后,兴奋的一蹦三尺高,原来他们还不理解,为什么其他人都拿上学当作混日子的时候,荀遇却一直督促他们学习,直到今天,他们才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经过两个月的埋头苦学,终于迎来了12月10日这天,当荀遇带着龙凤胎来到考场时,原本龙凤胎还有些紧张,不过在看到荀遇又掏出一张准考证的动作后,心中那点为数不多的紧张,全部转化为惊讶。
等待的时间是煎熬的,但取得的成果却是喜人的,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在一阵敲锣打鼓声中送到了荀家。
荀遇和龙凤胎都被心仪的大学录取,荀遇和大儿子荀卫东人民大学录取,不过荀遇报的是政治经济学,而荀卫东则是哲学。
至于荀梦,因为继承了荀遇和关晓梅的所有优点,小姑娘从小就精致的和洋娃娃一样,再加上对于电影的热爱,这次也如愿以偿的考上了电影学院。
其实关晓梅也是有机会考上大学的,可已经习惯了平淡如水的日子,再加上小儿子还需要人照顾,略微思索后便放弃了。
工作上更是如此,要不然以荀遇的身份地位,关晓梅也不会二十多年了,依旧窝在街道办当个不起眼的小科长。
而当邻居们从邮递员口中得知,老荀家一门三个大学生后,那热闹的场景,哪怕过了几十年,提起的人们依旧会觉得记忆犹新。
思绪渐渐回笼,看着荀卫东那张和自己有八分相似的脸庞,还有一旁能迷倒万千少男的荀梦,荀遇习惯性的关心起二人的学习成绩。
“再开学就是大四了,你们的学习压力大不大?有不会的问题一定要虚心请教,知识这种东西,那可是受用一生的!”
随着荀遇的职位越来越高,荀家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名门望族,而要想让一个家族长盛不衰,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
因此,哪怕对刚过完十六岁生日,就被大学录取的大儿子非常满意,荀遇也是依旧严厉。
“爸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