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顺双方的科举,前后相继进行。西安这边应试之人总共只来了三百人。虽说人数不多,但这无疑是对新朝的认可,李自成得知后,颇为欣慰。
李自成每日在行宫之中摩拳擦掌,满心期待着考试结果。杜勋见他兴致高昂,赶忙躬身说道:“陛下,这可是我大顺开国以来首次科举。想来此次考生定会全力以赴,日后为大顺竭忠尽智!”
“嗯,你这话深得朕心!”
杜勋得到夸赞,脸上堆满笑容:“陛下圣明!到时候,您还得接见中举之人,钦点状元、榜眼、探花呢!”
一提到钦点状元,李自成眼中光芒大盛。当了多年闯王,如今又成了大顺天子,马上就能钦点天下才子,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
西安的贡院相较明朝京师的贡院,显得颇为简陋。虽也是一人一个号子,但在制度上,比京师简易许多。
考场既无严格的搜身流程,监察也颇为松懈。号子中间仅隔着帘子,一些考生甚至公然撩开布帘,偷看隔壁考生的答卷。
明朝京师科举会将考生籍贯和姓名全部遮蔽,考官在开卷前,根本无从得知试卷是谁所写。
而大顺这边,考生信息都需如实填写。
画面转回京师贡院。
三日的考试很快结束,所有人都交了卷,唯有一人迟迟未交。
黄义明走到最后一位考生面前,只见这位考生面容端正、神色专注,审题时深思熟虑,下笔时不疾不徐,浑身透着一股正气,黄义明不禁在心里暗暗点头。
还在奋笔疾书的夏完淳,写完最后一笔后,不紧不慢地摇响了铃铛。考官上前取走试卷。夏完淳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崇敬,与黄义明对视片刻。随后,黄义明转身离开。
就在众人以为考试结束,可以离开考棚时,一位考官大步走过来,声音洪亮地宣布:“休息一个时辰,接着进行下一场考试,这也是最后一场!”
一些考生闻言,十分意外。“不是只有三场考试吗?怎么还会有?而且仅间隔一个时辰。”
虽然疑惑,但也只能,留在考棚里,等待下一场考试。
侯方瑜倒是镇定自若,脸上带着一丝自信的笑意,心想:尽管出题,四书五经我倒背如流,这次定要名列三甲!
考场工作人员为考生们加满茶水,送上点心,让他们稍作休整,以便稳定发挥。黄义明双手背后,缓缓扫视着考棚,心中暗忖:四书五经你们擅长,可本侯出的题,才是真正的考验!
一个时辰后,考试继续。考棚里,官员将试卷一一发放到考生手中。
刚拿到试卷,就有考生傻眼了。“这都是出的什么题!这完全不符合圣人教诲!我抗议!”
“我也抗议!朝廷怎么能出这样的考题!”
抗议声此起彼伏。
黄义明目光扫视两侧的考棚,怒吼一声:“都反了是不是?不考就给我滚出去!”
把守的官兵立刻转身,面向自己看守的考棚,目露凶光:“不考就滚出去!”
考场瞬间安静下来,闹事的考生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继续答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