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杂七杂八的各种逸闻很多,泥沙俱下,也不知道真假,有些就是些编撰出来的。
但是对于个别博主对于古代某些人物的解读石磊倒是非常有兴趣,如果他没有听说过上古的事,估摸也觉得这些解读有些匪夷所思。
然而此时此刻,却不得不对这家伙的能力和智慧表示钦佩。他竟然能够仅仅依靠古代杂学家的书籍与正史进行比对,通过对时间线的深入考证,结合当时的现实背景,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蛛丝马迹中,印证出一个惊人的事实——历史并非是线性发展的。
就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似乎有两种力量在暗中较劲。一种力量企图颠覆我们所熟知的这个文明,而另一种力量则坚定地守护着这片大地所独有的文明。
联想到李天师的一系列安排时,就会发现其中的深意。他在那个时代或许已经洞察到了这两种力量的存在,并且深知大势所趋,自己无法脱离这一轨道。因此,他才精心谋划了长达一千多年的后手,宛如一颗沉睡千年的棋子,默默等待着时机的到。
电话响起,石磊疑惑的看着手机上的号码。。。。。。
“您好,请问您是石先生吗?我是道清轩的掌柜,姓李,还记得我吧?”那边传来些许熟悉的声音。
“哦,我想起来了,李老板,你好,上次我到你们店里打听关于药鼎的事来着。”石磊猛然想起当时在G市花鸟市场那家古玩店。
“对,对,是我,请容我自我介绍一番,我叫李清澜,清楚的清,波澜的澜,您就是石磊先生吧?呵呵,恕我当时眼拙,居然错过了和大师进一步交流的机会。”
“李兄弟,你这是有了关于药鼎的好消息了?”石磊想起李清澜有些吊儿郎当的模样,会心的笑道。
“实不相瞒,我拿着您送的玉肌丹回到师门,告知了您的诉求之后,师门就组织了师兄弟在寻找制作药鼎的人士,奈何未能成功,这方面的断层实在太厉害了, 据我师父说药鼎制作还需要涉及到符文,也丢失了。”那边李清澜的语气非常的失落。
“李兄弟,谢谢你如实告知。”石磊虽然有点小失望,但是也可以理解,就像李家,惊才绝艳之辈大多在乱世中入世,无奈身陨,导致绝技未能传承下来,如果不是李天师处心积虑的安排,这样的大家族一样逃脱不了家道消亡的结局。
“石兄弟,我们通过玉肌丹的流传,因而查找到关于您的消息以及流传出来的炼丹的视频。请见谅!”李清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哈哈,就这事啊,不是什么事,不必介怀。李兄,想必还有些话要说吧?”石磊倒是挺喜欢李清澜的坦荡,对这个人也多了些好感,当时一起喝茶时通过他的面相,看得出这个人并不是那种伪君子,所以才毅然的送出玉肌丹。
“是这样的,我的师门得知您竟然能用鼎锅将玉肌丹炼制出来,这简直就是惊世骇俗之举啊!而且我们还听说您不仅是一位中医大师,我师父对您的才华和技艺深感钦佩,希望够亲自拜访您,向您请教一些炼丹和中医方面的问题。不知道您是否能够抽出一些宝贵的时间,与我师父见上一面?”
石磊听完对方的请求后,甚至都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就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毕竟,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件大好事啊!如果对方真的是抱着真心前来交流学习的态度,那么这次会面肯定会有很多收获。
而且,石磊自己也一直对当今世上的各个门派所保留的传承非常感兴趣,他也很想借此机会一探究竟。说不定,在与对方的交流过程中,自己还能从中受益匪浅呢!
由于对方人在 G 市,距离并不是很远,所以石磊和他们很快就约定好了会晤的时间——就在今天下午。
放下手机,石磊也顺势根据李清澜所报的道观名字--道清观 查找一番。
道清观位于G市深山之中,少有人至,平日里安静清幽、鲜为人知。
它始建于宋代,历经千年风雨仍伫立于此。外观古朴,红墙黑瓦在岁月侵蚀下显出斑驳。这座道观古朴陈旧,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历经风雨已显沧桑,没有佛家的金碧辉煌,处处体现着自然观的状态。
根据搜到的信息显示,目前香火未断,依然有善男信女前往修行或者求药,不过更多的消息就没有了,还真是不汲汲于功名利禄,不戚戚于繁华喧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