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土地异常肥沃,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其水陆交通地理位置也相当不错,四通八达,连接着各个方向。于是,人们决定在此地设立一个简易的驻地,并安排了一百名骑兵作为核心力量,负责收拢周围的四方民众。

当卓青麟、贾钥和另一个人抵达这个驻地时,他们看到驻地内一片繁忙景象。原来,此时正值晚餐时间,人们正在匆忙地准备着食物。经过一番询问,他们得知这个驻地已经成功收拢了各族民众共计二百三十余人。

然而,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缺乏建村令牌,这个驻地暂时无法迅速升级。尽管如此,众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因为蒙古人虽然占领了这片土地,但他们的统治异常残暴,导致许多人不得不躲藏在四周的荒野之中。而这次将蒙古人驱离此地后,民众们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聚集之地。

卓青麟将贾钥二人带到自己的草棚前,稍作安顿后,便立刻投身于繁忙的公务之中。毕竟他已经外出数日,积压的事务着实不少。他迅速召集来了什骑长们,众人在草棚旁边席地而坐,围成一圈,开始对这几天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汇报和交流。

“总共收拢到多少人了?”卓青麟一脸严肃地问道。

围坐在他周围的众人面面相觑,沉默片刻后,一名身材魁梧的汉子站起身来,抱拳施礼道:“回大人,目前已经收拢到二百三十五人了。”

卓青麟微微颔首,接着追问:“这些人当中,成年男子有多少?”

那汉子稍作思考,答道:“成丁者共有七十三人。”

卓青麟继续问道:“那壮妇和老幼呢?”

汉子连忙回答:“壮妇有一百零六人,老幼则有五十六人。”

卓青麟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数字还算满意。他稍稍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突然开口问道:“吃食方面可还充足?”

听到这个问题,众人的脸色都有些凝重起来。

过了一会儿,另一名汉子站出来回话道:“回大人,吃食方面目前还算足够。我们现有五艘木筏,安置了三十八个鱼笼,每天大约能起鱼三百斤左右。此外,我们还从湖里打捞了一些藜蒿、野草等可食用的植物。虽然这些食物不能让人吃得很饱,但也勉强够维持生计,甚至还有些许结余,我们已经将其制成了鱼干。”

“嗯,兽王一事还没有发现么?”卓青麟眉头微皱,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尚未,我们在东北部湖边的榕树林里发现了一个水牛群,数量相当可观,足有三十来头呢。”一名汉子赶忙回答道,“目前我们已经将它们围了起来,不过牛群中的头牛看起来有点弱小,不像是能够爆出建村令的货色,所以我们暂时没有对它们下手。”

卓青麟点点头,表示理解,他接着问道:“那么,周边有没有发现胡人呢?”

“有!”另一名汉子连忙应道,“我们发现了十多名逃散的牧民,已经全部把他们带回来了。”

……

经过一番简单的问讯之后,卓青麟对于驻地的情况有了一个较为详细的了解。他发现,所有的事务都在按照既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并没有偏离总体任务的轨道。

这次卓青麟率领的百骑出巡,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是要清剿蒙古的残余势力,确保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其二,则是猎杀兽王,搜寻建村令牌,以便能够择地建村,跑马圈地,分享战争胜利的果实。

然而,沣原这个地方的地势相对较为平坦,除了几个狼群偶尔会产出几枚建村令之外,并没有太多其他大型物种能够产出建村令。这样的情况显然远远无法满足沣原地区的发展需求。

正因为如此,各个百骑队才会分批进行出巡任务。这实际上是八马城给予参战人员的一项福利,但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福利,还需要他们自己去努力争取。

“阿麟啊,你们一直在寻找的建村令牌到底长啥样呢?”婆婆慢悠悠地端起碗,吹了吹热气,然后轻轻抿了一口鲜美的鱼汤,饶有兴致地对着卓青麟发问道。

卓青麟此时也正端着一个硕大的海碗,呼噜呼噜地吸溜着鱼汤,听到婆婆的问题,他稍稍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抬起头回答道:“哦,婆婆,那建村令牌啊,大约有大拇指那么大,宽度大概有一指左右,长度则是两寸长。而且呢,这令牌有五种不同的材质,分别是金、银、铜、石还有木。”

卓青麟话音刚落,瞎眼婆婆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她伸手从怀中摸出了一个东西,然后小心翼翼地递到了卓青麟的面前。

“阿麟,你看看,这个是不是你们要找的东西呀?”婆婆微笑着说道。

卓青麟定睛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这、这竟然是黄金建村令!婆婆,您怎么会有这东西呢?”他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一旁的贾钥见状,赶忙插嘴道:“嘿嘿,这我知道,是阿婆在湖里钓到的一条两米多长的大青鱼,这令牌就是从那鱼肚子里掉出来的呢!”他一脸骄傲地炫耀着,仿佛这是他的功劳一般。

“你们用得上就拿去,算是我给钥儿的嫁妆!”瞎眼婆婆满脸笑容地说道,声音虽然有些沙哑,但却充满了慈爱。

卓青麟闻言,连忙摆手,面露难色地说道:“婆婆,这太贵重了,我实在不能收下啊!”他深知这建村令的重要性,这可是建立村庄的关键物品,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凡。

然而,瞎眼婆婆却不以为意,她轻轻挥了挥手,笑道:“拿着吧,孩子。你们能用得上它,而我一个瞎眼婆子,留着它也没有什么用处。”

卓青麟见状,知道再推辞下去也不是办法,于是他恭敬地说道:“既然如此,那晚辈就愧领了。长者赐,不敢辞,我代钥钥谢谢您的厚爱。我这就去安排相关事宜。”

说罢,卓青麟小心翼翼地接过建村令,然后转身招呼了一声。瞬间,数十人如潮水般围拢过来,他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

紧接着,卓青麟带领着这群人一同朝着驻地外走去。他们的目的地早已确定,就在驻地边上的一处泉潭北边的小山坡上。那里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是一个理想的建村之地。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