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宣姜这个角色,如果说嫁给卫宣王是被迫无奈之举,但随着她的成长,在王宫生存的她肯定也不是一个小白花。就像编剧没有将她编成红颜祸水。之前的老版电视剧并没有完全跳脱出这样一个框架,将宣姜变成了一个不甘心嫁给卫宣王,对太子汲爱而不得的人,至于其中有多少来自于不甘心,还是真心喜欢,这都无法得知。

“正如我刚才说的,她不是一个小白花,面对权力,她有被蒙蔽双眼的时候。权力是多么甘甜啊,因为权力,她不得不出嫁卫国,她们这些王公之女全都是政治的工具而不得不远嫁他国。因为权力,她被卫宣公抢入后宫,即使自己不愿意,也不得不成为后宫一员。因为权力,她不得不听任齐襄公的安排嫁给公子汲的弟弟顽,说什么本来是要嫁给公子汲的,汲死了,兄终弟及,嫁给公子顽也是应有之义。

“所有的故事都忽略了主角宣姜是什么情绪?或许人会说政治就是要牺牲的,可是政治就意味着不讲人情么?不讲道德伦理么?宣姜最后的结局不错,嫁给公子顽以后,生了三子两女,说明她生活的不错,纵然性格底色有些悲切,但是却又有些逆来顺受,不和自己过不去,如果她对各种不公平的遭遇都愤怒,那她的结局或许就是死亡。

“很难批评这样的‘苟且偷生’,我们权且用一个贬义词来形容,但我们是否同时可以称其为‘美好结局’呢?礼崩乐坏跟我个体生命有什么关系?我既然都身不由己了,我还不能活得快乐一些,活得坦然一些?这里面的逻辑听着有些混乱,反正我也不是写历史论文。”进到姐姐,林年就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对宣姜的看法。

“你之前演的是不是也是个什么姜的角色?”

“是,文姜。”

“怎么都是‘姜’,姜不是姓么?”林斯把林年留的晚饭放入微波炉加热,一边疑惑地问。

“她们都是齐国人,齐国人姓姜嘛,至于名字,恐怕没有吧?”

“所以你是一人扮了两角?不担心观众搞混你们俩么?”

“之前本来是衔接的比较紧密时,我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是一下子两年过去了,很多人可能都不太记得文姜的角色了,能记得奔放的床戏就不错了。宣姜的性格特质我觉得和文姜还是很不同的。文姜对礼教是有些不屑一顾的,一切都为了自己顺心,但是她也是能力出群的人,虽然年轻时的岁月略荒唐,连《诗经》里记录的都是吐槽她的。而宣姜一声被动,她很想要遵循礼教生活,无奈现实不允许,只好说服自己自洽,逆来顺受。”

“那是挺不容易的,怎么感觉那个时候的女子的经历都这么坎坷呢,尤其是这些贵女?”

“我还看到有人说宣姜被自己的儿子朔和后来的公子顽嫌弃,我觉得也不是很对,不过谁有知道内情呢,大家都是根据现在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古人。《左传·闵公二年》里就记载了这一段故事,说当初卫惠公即位的时候还很年轻,齐人就让昭伯,也就是顽和宣姜私通,昭伯不同意,齐人就逼迫他,后来生了齐子、戴工、文公、宋桓夫人和许穆夫人。但是这里里面记录德也太不清楚了。究细节的话,卫惠公即位是一开始的时候么,还是第二次在位期间?如果是第二次肯定已经不很年轻了,第一次的话,齐人就已经让昭伯去继娶宣姜了么?有没有可能连卫国人自己也想这么做,也就是昭伯顽的门客,想让他通过娶了宣姜代替卫惠公去实际掌权呢?”

“编剧怎么编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