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用这会儿朝着韩三江和褚光明两个人同时问道。

“韩师傅,褚师傅,我想问一下你们,吴桓征如果不见了,会对谁最有利?”

杜大用问完,褚光明和韩三江都有些愣住了。

让杜大用意外的是,两个人都是脱口说出了焦娟这个女人的名字。

“能不能各自说一下理由?从韩师傅开始。”

“警官,我和老褚既然猜的一样,那是因为我们都知道,吴桓征挣了不少钱,给焦娟拿走不少去放贷去了,我们都知道搞船的在打船或者买船的时候,都会借点利息钱,这个利息还是挺高的,有三四五分三种,临时掉头的钱最高可以给到一毛息,这些钱都赖不掉的,船本一押,借条一打,立马钱留到账,不像银行那样,这个审核,那个审核,最后还得送礼什么的,时间耽误了不说,还耽误航次,像老褚这样跑挂机的还好,成本不大,那些大舱机船,哪个不是拼命跑航次的。”

“尤其是沙船,到了苏省小港或者是申沪小港,有时候一趟两趟是不结账的,一般就给个油费和吃喝钱,可是当初搞船的时候,借的利息钱还有本金总要还别人一些的,有时候人家债主也要过日子的,所以就会拿利息钱换利息钱,要不然人家债主来了,这航次就容易被耽误了。”

褚师傅在旁边听着是连连点头。

“警官,老韩说的没错,我这条船干的早,八百年前就把欠的账还清了,再说又是挂机,费用小,虽然拉的货少点儿,但是哪儿都能去,尤其是苏省那些小河道的,我这条船也能跑过去,那些地方的江沙可真的值钱,就像现在,我一吨沙过去下船就是七十五,哪怕打沙的本钱高了,现在要将近十五六一吨,好点儿的沙质,就得二十了,但是我油费低啊,就是一路上听着吵了一些。”

“可是那些大舱机船,一条船刚下水,或者刚买到手,哪个不是欠十来万,几十万的,焦娟就是做这个生意的,而且焦娟在禾县还有个沙站,听说里面存了不少沙,那都是吴桓征帮着弄来的,那会儿马鞍市拖轮公司倒闭,吴桓征就弄到一个拖头,还有九条小船,从芜城打沙往禾县拖,那会儿就听说,那是他和焦娟一起搞的沙场。”

褚师傅这会儿接着韩三江的话,把焦娟和吴桓征两个人之间的情况,基本说了个清楚。

杜大用正准备继续发问的时候,手机突然震了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