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清雅寂静。

毗卢宝殿为寺内主殿。

毗卢佛供奉于中央的位置、位于两边供奉的是文殊,普贤两位菩萨。

供奉台下面,朱棣盘腿坐着,伏案闲情逸致的看着书,还挺美。

登基那么多年,忙着治理天下,巩固朝政,时不时北上打击异族。

忙的是毫无个人时间,如今能安静地看书,实在是难得。

对面的黑衣僧人姚广孝同样盘腿而坐,眼睛微闭,手中握着佛珠转动。

“道衍,朕难得这么坐着看会书,实在是舒服。”

“倒是老四那臭小子居然嫌弃读书苦,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如今朝廷的一大堆麻烦,朕估计老四一天都坚持不了!”

朱棣看向对面的姚广孝,端起茶喝一口,谈起朱高煜是恨铁不成钢。

姚广孝笑了笑,提醒着。

“皇上,既然约定好了,那就要信守承诺,该学习还是要学习的。”

“否则的话,你先没理了。”

朱棣点头,“也对!”

随后又强打着精神看书。

这时候,太监前来汇报。

“陛下,杨士奇、杨荣和杨溥三位大人求见。”

朱棣看一眼姚广孝,笑容变淡几分。

“瞧瞧,老四这小子到底扛不住了,比朕预料的时间还短不少。”

“陛下先见见三位内阁大臣再评断不迟。”

姚广孝似乎不这么看。

昨日朱高煜的反应,他看在眼里,并不认为朱高煜会这么快妥协。

“看你这样子还不信朕。”

朱棣笑着指了指姚广孝,然后转头看向太监。

“让他们进来。”

在门口急的团团转的三杨,得到消息赶紧走入大殿。

见到悠闲看书的朱棣,赶紧大倒苦水。

“陛下快回去看看吧,朝堂都乱套了。”

朱棣得意地瞥一眼姚广孝,好似在说瞧瞧咱猜对了,姚广孝不服不行。

抽回视线,看向火急火燎的三位内阁大臣。

“说说,今早秦王都干了什么。”

“陛下要秦王处理奏本,但是秦王却一本没批。”

“为何?”

朱棣端起茶,漫不经心呷一口,心中却是笑了。

就知道老四这小子不行。

那些奏本,轻则关系到黎明百姓的生计,重则关系到江山社稷的稳定。

每次朱棣处理那些奏本,都得再三深思。

老四初出茅庐,连学习都不用功,又岂能处理得了更加繁重的国事?

杨荣擅长察言观色,瞧见朱棣还是很在意这事,便赶紧开口。

“陛下,臣也不知道秦王是怎么想的。”

“太子和众多大臣都劝说过秦王,让他抓紧批折子。”

“但是臣等磨破了嘴皮子也没用,秦王横竖就是一句话,不批。”

杨士奇拱手,“凡事分个轻重缓解。”

“像是士兵用的冬装,移京这等事,暂且放放还说的过去。”

“但是眼下山东、河南不下雨,干旱的厉害,百姓没饭吃。”

“没想到秦王还是不抓紧批红,开仓放粮,还说百姓不吃几顿饭也没事。”

“但是臣以为,民以食为天。”

“百姓吃不上饭,可是大事,闹不好得引起民变。”

杨浦拱手谏言。

“陛下还是抓紧和秦王换回来身份吧。”

“不然任由秦王这样胡作非为下去,早晚酿出大祸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