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一切如旧,无事发生。

探花郎黄子澄在百官中,不起眼,也不敢出声。

朱元璋下朝后,没有召见任何大臣,回到乾清宫,心不在焉的继续看奏章。

快用午膳时,马三终于来报告。

“皇,林英十十年里,所有的经历,小的都已查清!”

“快,来来,让朕瞧瞧!”

朱元璋喜道。

林英来到大明朝以后,能查到的事情,都被马三派人整理出来,送到了朱元璋面前。

砍柴种地,喂鸡养猪,推小车,摆地摊……

朱元璋知道小河村不富裕,农家生活苦,但总抱着意思侥幸。

希望林英从小读书,王长贵又是里长,家日子总要好过点。

但可惜,这简直比普通农家还要苦啊。

这孩子除了睡觉,就是干活。

都不休息的!

朱元璋看着看着就哭了。

“皇,小的还有个意外的收获。”

马三拿出一个铁皮小坦克,拧了发条,放在桌。

这是四年前,林英十四岁,决定开火锅店以后,从随身商场里换出来的。

林英对这种劣质产品没一点兴趣。

他把小坦克,卖给了应天城里当铺掌柜的小儿子,作为启动资金。

小坦克的胶皮履带早已不知所踪,铁皮的绿色油漆,也脱落了很多。

但在朱元璋的平整的书桌,四个轮子跑起来倒还是很稳当。

“这是孙儿的玩具?好精巧的小战车!”

朱元璋一眼就喜欢了铁皮小坦克。

“回皇,林英四年前将此物卖给了当铺掌柜的小儿子,获银四两。”

马三报告道,“根据小的多方询问,此物乃林英亲手制作,做成后不到两个时辰,便卖掉了。”

“他怎么舍得卖的啊!”

朱元璋泪眼婆娑,如此精巧有趣的小战车,自己贵为天子都爱不释手。

林英年纪小小,如何舍得?

“去,让工部仔细研究,仿制小战车!要纯金的,仿制十八架,在大孙满十八岁那天,朕要送给他当礼物!”

朱元璋心痛不已。

继续看下去,就到了林英如何从一辆小餐车,摆地摊做起,开了火锅店,声音红火,在应天府小有名气。

“凭孙儿的手艺,火锅的美味,不想赚钱都难!”

朱元璋看到林英和小河村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也跟着高兴。

可惜好景不长,火锅店被钱生财盯了。

“林英以八十两银子的价格,将火锅店出手给钱生财,双方在应天府衙有买卖文书,签字画押,绝无反悔。”

“去他娘的绝无反悔!”

朱元璋怒道,“八十两银子,连火锅店的地皮都买不起!传朕的话,应天府尹贪赃枉法,当斩!脑袋挂在午门,示众三天!”

“皇,前任应天府尹前两个月已经被砍了,家人流放三千里,世代为奴。”

马三禀报道,“至于钱生财,只是小地痞无赖,能走通应天府的关系,靠的是蓝玉大将军的义子,蓝永贞。”

“蓝玉的义子?呵呵!”

朱元璋冷笑,蓝玉那老家伙,算起来是林英的舅公。

“孙儿今天去应天府衙告状了没?买卖文书,被那狗官做的文思不漏,孙儿涉世未深,怕是要吃亏哇!”

朱元璋忧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