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禾性格沉稳,夏清是个干实事的,做事比说话多,夏雯呢,除了在家帮着做些简单的家务外,也常出门找关系亲近的小姐妹们说悄悄话,不像夏琳,不是跟李秀琴一起看店,就是跟在夏志民身后帮着做木工。

隔天吃完饭的时候,李秀琴看着夏琳经常坐的位置空着,叹了口气,“不知道小琳到了没有,十几个小时,差不多该到了吧?”

“我问了火车站的同志,正常得十七八个小时,碰上晚点时间更长。”

但火车有不晚点的吗?概率恐怕比母鸡生双黄蛋还低呢。

赶在没等到吃午饭,夏琳的电话就来了,听到喇叭里的通知,一家人放下手里的活儿就往村委会办公室赶,接了夏琳的电话,知道她刚下火车,学校安排同学到火车站接人,她马上就要坐车去学校了。

“小琳,你好好学习好好照顾自己,缺什么给家里来电话,千万别让自己受委屈啊。”

李秀琴擦了擦眼角,她现在终于有底气跟孩子们说这句话了。

电话那头,夏琳的声音也有些哽咽,虽然家人看不见,但她还是对着电话点头,“嗯,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们在家也当心身体。”

长途电话贵,一家人轮着说了几句后就挂了电话往家走,这下终于能安心吃饭了。

如果是夏志民一个人出来,随便买两个馒头就能应付一顿,花不到一块钱,但今天难得带两闺女一块出来,他并不想委屈孩子,因此找了一家面馆,一人点了一碗面,不过夏琳跟夏清碗里有肉有蛋有蔬菜,夏志民碗里就只有蔬菜。

加肉加蛋的面条一碗三块,素面一碗一块五,这年头猪肉不过三块钱一斤,这个价格算不上便宜,夏志民自己是舍不得多花钱的。

姐妹俩互相看了眼对方,特别有默契的从自己碗里夹了肉和蛋给爸爸,夏清胃口还夹了几筷子面条到夏志民碗里。

“哎,我这有呢,你们自己吃。”

“我们吃不了那么多,你就帮我们分担一下吧。”

夏志民看着两闺女,从心底透出一股舒爽来,几个孩子这样贴心懂事,哪怕日子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话说一代一代都是这么过来的,做父母的可不是得为子女忙活一辈子么?

吃了饭后,三人去了一个类似批发市场的地方,里面有许多卖衣服的店铺,价格比外面的商店便宜,这是吃面的时候面店的老板娘跟他们拉家常的时候说的。

“姐,你看你喜欢什么款式自己挑吧。”

桖、衬衫、牛仔裤、连衣裙,五颜六色,花花绿绿,在夏清看来很多款式简直不忍直视,但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潮流,既然是挂在店铺里的,买来穿的人绝对不少。

就像八十年代最潮流的阔腿裤、运动衫,九十年代有一阵子风靡杀马特造型,存在即合理。

夏琳也已经挑花了眼,本着节约的原则,她觉得桖、衬衫搭配牛仔裤或者休闲裤更实用,连衣裙虽然好看,但等夏天过去就穿不到了。

桖跟衬衫都是十块钱一件,夏琳各买了两件,牛仔裤贵一些,夏琳选了一条,付钱的时候夏清发挥了自己的口才,跟老板娘讨价还价,原本六十八的价格只付了五十块。

“小清,你真厉害,一下子便宜了十八呢。”

“服装利润很高的,老板能赚三分之二不止。”

“你怎么知道她能赚这么多?”

“我有一个同学家里卖衣服的,听她提过。”

“没想到做生意这么赚钱,咱家要是能把小卖部开起来就好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咱们真想开一定能开起来。”

夏家的条件,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记得她以前看过一句话,“二十一世纪,人才最重要”,夏家四个女儿,不说有多大的成就,起码都考上了大学,九十年代,大学生还是很吃香的。

买了衣服后,夏琳又在另一家买了鞋子,三十八块钱两双,一双黑皮鞋,一双白色运动鞋,都是简洁大方的款式,虽然不是什么品牌,但容易搭配衣服,放在任何时候穿都不显得过时。

李秀琴给的一百块最后还剩十二,夏琳不舍得花了,准备把剩下的钱带回去。

“姐,你还缺什么吗?有什么需要的一块儿买了吧,你就是去学校也得花钱买不是?”

夏清大约能猜到二姐的想法,肯定是觉得这一百块是父母给的,能少花一分是一分,去学校后,缺什么再从自己的生活费里挤,这样就不算花父母的钱了。

夏志民听三女儿这么说,也让二女儿再看看有什么需要添置的,钱不够了他身上还带着。

在父亲和妹妹的劝说下,夏琳买了几双袜子,其他的就不跟再要了。

买东西花了一个多小时,这个时间去找人正合适,夏志民带着两个女儿穿过几条街到了周全贵在县城开的店里。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