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沈家人的血脉中一直延续着一种名为家国情怀的东西。沈端和的一番话说完后,沈父、沈临和沈沛的眼神已经不复之前那样的严肃,唯有沈母微微垂下了眼帘,掩去自己眼中的担忧。事到如今,沈母已经明白,自己是无法阻止自己的女儿去邺城了。

“我已经想好了,在去邺城之前,我先带着李啸叶去一趟南山书院。等李啸叶拿到举荐的名额之后,我们两人便会分开。他在书院读书,而我去面见陛下。几月之后,朝堂上便会多了一个名叫李啸叶的小官。日后,他便是我们在朝堂上的眼睛。”沈端和接着说道。

听着自己女儿对于未来的侃侃而谈,沈母有些茫然地看了看沈父,却是发现沈父正听得认真,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沈母看向他的眼神,不禁是在心中默默叹息。几十年的夫妻情分,让沈母已经是明白,沈柏这是已经同意了沈端和的要求。

“把鸣音也带上吧。”沈母突插言道,全然不顾沈端和还未说完的话,“鸣音懂些医术,你带着她,娘也能放心一些。而且娘听说,邺城里的大家小姐过的体面着呢,一脚出八脚迈。咱们倒也不至于是要和人家一样,但是你身边只有珍珠一人的话,实在是有些减薄了。”

“我可不想自己的女儿,平白就被别人给看低了一头。”沈母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些的话,话里话外都是离不开沈端和的衣食住行。一屋子的人,没有一人去打断沈母的话,都在静静地听着,因为所有的人都明白,沈母现在心里难过。

终于沈母觉得自己大概已经是没有什么可说了,这才是呐呐地住了嘴,整个人都显出了一种无助的感觉。沈父想要握住自己妻子的手,给她些安慰,却是被沈母一抽手避开了。

沈母微微抽泣了几声,用帕子拭去了自己的眼泪,这才抬起头,看着沈端和笑着说道:“娘不掺和你们这些事情了,娘不感兴趣,这听也听不懂的,还平白要耗着精神,忒是乏味了。娘先去歇息了,也好给平安看看带着什么去邺城好。”

说完沈母装作一副什么事情都没有的样子,在众人欲言又止的目光中,走出了书房。沈母走出书房,看着四周朦胧的月色,心中五味杂陈,几乎下一瞬就要落下泪来。

沈端和看着沈母离开的背影,只觉得那道细瘦的背影里好像是藏着无限的凄凉和苦楚,这让沈端和下意识地追了出去。

“娘!”沈端和跑到沈母的身边,“娘,你哭了。”沈端和的声音中带着无措,她不是第一次见自己的母亲落泪,但每次见到沈母的眼泪,沈端和都是一样的无措。

沈母抬手抹去落下的泪珠,用力眨了眨眼睛,将自己眼眶中未来得及流出的泪水给逼了回去,这才是轻声说道:“平安,有什么事情要和娘说的吗?”沈母的声音很温柔,像是能包容所有的痛楚。

“那日娘和我说的话,我记在心里了。”沈端和看着沈母,认真地说道,“娘,你说得对,我是在乎他的。至于这份在乎是不是情,我日后会自己想明白的。您别太挂心我了,我和他在邺城都会好好的。”

“我们说过了,他在朝堂之上守着我,我在朝堂之外守着他。我们两个都会活着回来的。”沈端和拉起沈母的手,放在自己的面颊上,轻声说道,“平安,平安,所有人都会平平安安的。”

沈母的眼中划过惊讶和诧异,她轻轻摩挲了一下沈端和的面颊,“好,好,好,都平平安安的就好。”120120xs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