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远很忧愁。

他穿越了,今儿是第十天。

穿越来的环境很好,有山有水有树林。

虽然山不算高,但自从有了他,很仙!

水虽然不大,可也能编几个竹篮捉几条鱼解解馋。

树林更不用说,一根根稀落像极了发际线,远远望去,颇有意境。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当然。

现在这话轮不到他说了。

因为山已经被吃空。

水也快被隔壁山的牛群喝断流了!

他很痛苦。

他所在的地方位于长青山脉中,这里面居住的都是奇人异士,以及各方妖魔鬼怪。

大家各自占据一座山头,然后划分了界限。

抱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和平理念,携手共创美好和谐的未来。

就在李远憧憬着美好生活的时候,修为高深的师父挂了。

李远靠着山,偏偏没了靠山。

死前,师父紧紧抓着李远的手,满脸担忧地对李远说道。

“乖徒儿啊,你天资平平,五岁就跟我修行,如今过去了十一年,也没见你修炼出个什么名堂出来!”

“师父实在是放心不下你,我走了你可怎么办?”

李远听闻,当即双眼湿润,抽泣不成声。

虽然与这位师父相处的时间短,可他一直靠着这位师父填饱肚子,而且师父很是宠溺他。

何况师父这一走,他孤苦伶仃一人,生活没了着落,未来路途更是渺茫。

李远痛哭师父的离去,也哭诉自己的凄凉人生。

感触他内心的柔软处,让他感叹风云变幻、世事无常。

“我大限已到,也没能传授你什么,我这有本功法,你自己瞧瞧,能学就学,不能学就找个山头投奔了吧。”

“乖徒儿,世道艰险,当自立啊!”

师父苦口婆心地说完这话就走了。

李远还记得那天乌云密集,狂风呼啸,随后的暴风雨生生搅动了这片宁静的天地。

师父离去,李远当遵从师遗,自立自强。

料理完师父的后世,李远就抱着那本功法坐在山上,看了数天左右。

他看了,完全看不懂,个中言词繁杂隐晦,很难明悟其中含义。

这时他想起师父对他说的,他天资平平,一生难有作为,要想有所成就,必有大毅力。

对此,李远只能叹息。

不是他不想学,实在是这天资愚钝,无从下手。

“算了,还剩点余粮,熬个稀粥填填肚再说!”

李远收起那本功法,然后起身朝着山上走去,一路悠悠晃晃,脚步轻飘。

山并不高,相比较隔壁的几座山,李远所在的山头只能算是山包!

就是那种没尖儿的山包,上面稀落的几颗树,看起来实在是荒凉无比。

有时李远都严重怀疑,修行不好完全不是自己天资的原因,而是师父教导有问题。

可能师父过于吹嘘自己的修为了,不然为啥只能占领这座山?

但师父都走了,这事也没啥可追究的。

只是李远接下来要怎么做才后,难得真的如师父说得那样找个山头投奔?

可受人管制,哪有这般轻松自在。

李远不愿去过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

山头上有一间小屋,石头垒建,木制屋顶,屋内家具也没几个,很是清贫。

屋外由树枝做了一个篱笆,围起一方不大不小的土地,里面种了些日常食用的蔬菜。

由于天气炎热和水源的问题,这篱笆中的蔬菜都呈现出一幅精神不振的状态。

李远路过篱笆时,看着这些蔬菜轻摇头,没了师父打理,这蔬菜看得见的枯萎。

看来得找个时间段,先填进自己的肚子,不然可惜了。

走进屋内娴熟地从灶上拿出一个瓜瓢,又从角落里的陶瓷罐内抓了一把米出来,李远这才晃晃悠悠地朝着山腰处的溪流走去。

山腰上碎石散落,一条肉眼可见的石床显露出来。

那是被山涧小溪不断冲刷出来的痕迹,不过此刻只有干枯的石床,不见一滴水!

李远心情本就不好,走进一瞧,当即破口大骂!

溪流又被那群牛给喝断流了!

放下手里的瓢,李远怒气冲冲大步朝着山上走去。

他得拿出一点威风来,再被这群牛欺负,他可就没法活了!

这条溪流是从远处更为孤高的山峰上流下的泉水,水质清澈,甘甜入口,四周好几座山上的隐士和妖魔都喝这条溪流的水。

溪流是从更高的山峰上流溢下来的,自然是由高到低,顺势而下,福泽四方。

所以前面几座山获得了极大便利,可到了李远这最低势的山头,水就没那么多了!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群李远之上的那座山头,居住着一群牛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