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土匪处决了后,叶一青指挥乡民在离牛头岭不远的地方挖坑深埋尸体,以防止尸体腐烂而发生瘟疫。

那些散乱逃走被杀的土匪也要在追击的乡勇的带领下找到,一起掩埋。

忙活了大半天后,终于把所有事情忙完了后,才收兵回营,关闭营门。

在此期间,营寨内的岗哨正常运转,以及至少留有一两个队的防御,以防万一。

并且又立刻恢复了十里外的烽火墩的岗哨探查,同时孙驴子的侦察组也要过了今晚后再派出去。

傍晚,钱八斗带着上百个乡民充作的民夫把叶一青这次战斗所缴获的东西都清点完毕。

而乡勇也把斩获报了上来。

叶一青规定,斩获功劳要以集体为主,最小的集体就是什。

并且废除了砍下头颅多少来记功的历来的报功手段。

叶一青规定,指挥官比如队长以上的指挥者,不能以个人杀敌多少来记功。

你就是杀了十个人,你也不会像士兵一样记功入册,而是以你所领之队杀敌多少,以及自身伤亡的比例来记功劳。

比如叶二狗是第三队之队正,如果他杀了三个敌人,则这三个敌人是算入他队之中的杀敌之数,不能另外算在他的身上。

而他的功劳的算法应该是他所领之队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条件下,什么时候,杀了多少敌人,自己损伤多少来计算。

一般来说是,杀敌多于自己的损伤则为立功。

杀敌多少以及损伤多少不同,功劳的大小也就不同。

但情况条件不同,这种比例也不同。

比如,如果是敌人攻城,叶二狗守城,那么他杀敌和自己损伤的人数应该要是31才算有功。

也就是说自己损伤一人,至少也要杀敌三人以及以上才算立功。

如果是自己损伤一人,而杀了敌人两个人,也算作战不力,要受到处罚。

当然守城的前提下是要守住城池,如果守不住,不管你杀多少敌人都是作战不力。

而野战中,指挥者的功劳是击败敌人,并且敌我损伤比例在21这样才算立功。

如果能够全部歼灭敌人,这就是大功。

攻城中,指挥者的功劳当然是要攻下城池的情况下,并且敌我损失比例在11以上才算立功。

如果自己死伤是敌人好几倍,甚至十几倍,才攻下城池,这样的胜利有何意义,还能算胜利吗?

以上这些规定都是一般条件和情况下达成的,特殊的情况叶一青会斟酌议定功劳。

比如后世的抗美援朝战争,这个就是特殊的情况。

哪怕是自己损伤比敌人的多,但双方的装备,先进武器,经济,后勤,资源,政治援助,科技等等一系列条件相差巨大。

在这种极端的条件下,甚至还有可能被核弹攻击首都的威胁下,能够击败对手,即使损伤大,也是胜利,也是功劳!

综合来说,叶一青规定指挥者的功劳不是以个人的勇武杀敌多少来定的,而是以指挥者的头脑,指挥技巧,谋略最后战胜敌人了这些来定功劳。

毕竟,指挥者要想按照叶一青规定的条件来立功,一味的蛮打蛮干,把士兵当成炮灰,以伤换伤是立不了功劳的。

一定要运用头脑谋略以及指挥战胜敌人才能立功,立大功。

这样可以避免指挥者利用自己的职权,压迫下属的斩获的头颅来冒功领赏,而且也能从宏观上客观上让有才能的人冒尖而担任指挥者。

这是指挥者的立功规定。

而士兵的立功规定就更简单些,就是单纯的杀敌人数以及按照规定而能完成保护任务就能立功。

但士兵的立功也不是按照个人来计算,而是按照一什这个小集体来计算的。

比如如果一什十二个人,杀敌人数有五个,那么不可能是十二个人都杀死了敌人,如果按照个人立功就奖励个人的方法,那么意味着只奖励五个人,那么什里的其他人就没有功劳吗?

这当然有了。

尤其是叶一青所练的鸳鸯阵,一定是要讲究集体配合杀敌,所以个人记功是不公平的,一定要集体记功才行。

如果一什杀死了五个敌人,那么这个什的十二个人,按照盾牌手,长枪手,狼牙棒以及支援手的规定的功劳分配比例来分这五个敌人的功劳,务必要使一什之内每个人都要分到功劳。

而且一什之中,如果有人违反了鸳鸯阵的规定,比如盾牌手只想着杀敌,而没有保护好后面的人,致使后面的长矛手死亡或者受伤,不管你杀了多少人都要受到处罚,以此类推。

所以士兵的功劳,是以一什杀敌的多少来分配,以及能不能按照阵列战斗规定做好本职的工作来规定功劳。

本章已完 m.3qdu.com